《防灾减灾工程学报》是由中国灾害防御协会、江苏省地震局共同主办的防灾减灾工程领域的学术性期刊,1981年正式创刊,其前身为《地震学刊》,2003年正式改刊,2009年开始改为双月刊,现为国内外公开发行。
本刊的办刊宗旨在于报道国内外在地震、地质岩土、飓风、火灾和爆炸等灾害对工程结构和基础设施系统的极端作用、损伤和破坏效应以及防灾减灾工程对策等方面的前沿学术研究论文和应用性科研成果。
2003年,编辑部出于发展需要,集思广益,大胆改革,正式改刊为《防灾减灾工程学报》。学报一问世就引起了很大反响,因非常有专业特色和发展潜力,陆续有9家高校及科研所与学报协办,包括南京工业大学、河海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科院武汉岩土所、广州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重庆大学、中科院寒旱所。2010年,学报换届之际,荣幸邀聘了防灾减灾工程领域的领军人物欧进萍院士担任主编,组成了专业涵盖广、区域分布均匀的强大的编委队伍。
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学报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收稿量逐年增加,采用率逐年下降,综合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等期刊考评指标也一直保持着上升势头,同时发行与传播量逐年扩大,现已拥有哈佛、牛津、清华、北大、中国国家图书馆、美国国会图书馆等2000多家机构用户。特别是近10年,在欧主编的大力支持与关怀下,学报依托编委会屡创佳绩,分别在2012年和2013年入选北大中文核心期刊和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版,并连续被收录。
防灾减灾工程领域涉及专业庞杂,学科交叉较多,该领域内优秀期刊很多,学报的优势在于,它是全国第一家以“防灾减灾工程”命名的学术期刊,并从2011年开始创立了每两年一届的“全国防灾减灾工程会议”机制,为聚集该领域学术尖端、碰撞学术争鸣、交流学术科研成果等提供了平台;从发展前景和规划上来看,学报首先保证了地震特色,并侧重于地质岩土、火灾、飓风等极端灾害所引发的工程措施的理论及应用性研究,与同类期刊相比,办刊宗旨更明确,更具可持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