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芯鱼书刊网!
浙江农业科学

浙江农业科学

  • 刊期:月刊
  • 级别:省级
  • 主管部门: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 主办单位: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浙江大学
  • 国内统一刊号:33-1076/S
  • 国际标准刊号:0528-9017
※ 在线投稿 ※
投稿期刊:
 
作者姓名:
 
联系电话:
 
投稿须知:文章内需注明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学历、 研究方向、单位和单位所在地邮编以及联系方式,否则不予审稿
 

详细描述

浙江农业科学杂志社介绍

浙江农业科学投稿须知:

《浙江农业科学》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和浙江大学主办,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主管的综合性农业科技期刊。《浙江农业科学》是《中国农业文摘》、《中国生物学文摘》、《中国科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分析数据库》和《万方数据资源系统(ChinaInfo)数字化期刊群》收录期刊。多次被中国农学会、中国期刊协会农业期刊分会评为全国优秀农业期刊和华东地区优秀期刊,且多次被浙江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评为优秀期刊。

1浙江农业科学来稿要求

本刊以科学性和实用性为特色,主要刊登我国农业科研领域内各个学科的应用研究、实用技术报告及综述。要求内容具有新意,且论点明确、论据可靠、数据准确、文字精练、层次分明。主要栏目设置有专题论述、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果树与蔬菜、观赏园艺、植保技术、食品技术、资源与环境、畜牧兽医与特种种养、农业经济与信息等。凡发现作者有抄袭剽窃、数据造假、买卖论文、一稿多刊等学术不端行为,一经查实,停止发表,并从数据库删除。

2内容格式

版式采用WordA4纸张,居中,页边距上下3cm,左右1.9cm。撰写顺序:

2.1标题

一般不超过20字,2号宋体,居中,上空6号字1行。

2.2作者姓名及单位

5号楷体,居中,上空5号字1行。

单位名、城市名及邮政编码。6号宋体,居中,外加圆括号。

2.3中文摘要

小5号宋体,前加小5号黑体“摘要”字样,首行缩进2字接排,150~300字。上空小5号字1行。

2.4关键词

小5号宋体,前加小5号黑体“关键词”字样,首行缩进2字接排,3~8个,以分号分隔。下空小5号字1行。

2.5正文

一般包括引言、材料与方法、结果与分析、小结与讨论、参考文献等。引言不用标题。正文采用5号宋体,单倍体行距。外文字母及符号为5号TimesNewRoman;大小写、正斜体、上下角标、数字和易混淆的字母必须书写清楚,拉丁文生物学名的属、种名为斜体,定名人为正体,拉丁学名在文中首次出现时不能缩写。1,2,3级标题采用阿拉伯数字,1级标题小4号宋体,段前段后0.5行,2级标题5号黑体,3级标题5号楷体。只有2级标题的,1级标题5号黑体,2级标题5号楷体,其他同上。各级标题顶格排列,无缩进。通过视图插入页眉页脚(不使用脚注),在页脚录入基金项目和作者信息。基金资助项目产生的论文应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及编号,一般优先刊登;作者信息包括第一作者和通信作者简介(出生年、性别、籍贯、学历、职称、主要从事工作或研究方向、E-mail、联系电话等)。

2.6图表、公式、量与单位的符号

注意图和表必须要有单位。组合单位不用分数,统一用指数形式表示,如:mmol·L-1,g·mL-1·d-1,kg·hm-2,10℃改10℃,12±2cm改(12±2)cm等。

图用黑白两色,不用网格线、边框和背景色,图注、表注要简洁易于区分,量/单位位于坐标轴中间,坐标轴刻度与图形对应。图片和照片要规范,用.tif或jpg文件格式,并有一定精度。表格采用三线表,由数据生成的图或表请附带上数据源。图表标题为5号楷体,纵横坐标或表格内容为6号宋体。

文稿中所用计量单位一律按GB3100~3102—1993《量和单位》中规定的国际通用符号书写,不再使用以下括号内的汉字写法。如长度用km(公里)、m(米)、cm(厘米)、mm(毫米)、μm(微米);质量用t(吨)、kg(千克、公斤)、g(克)、mg(毫克);面积用km2(公里2)、hm2(公顷)、m2(米2)、cm2(厘米2)、mm2(毫米2),亩换算成公顷;体积或容积用m3(米3)、cm3(厘米3)、mm3(毫米3);L(升)、mL(毫升);时间用h(时)、min(分)、s(秒);光照强度(lx);表示体积分数或质量分数的ppm一律改为10-6或μL·L-1或mg·kg-1。

2.7浙江农业科学谢辞

谢辞要简明扼要,对给予实质性帮助而又不能列为作者的单位或个人应在文后给予致谢,但必须征得被谢人的同意。

2.8参考文献

按文中引用顺序编号,序号加方括号,采用6号宋体。参考文献序号在文中引用处标注。文中连续文献采用连接号,如[2—3]。参考文献的格式如下:

[1]赵铭钦,刘金霞,刘国顺,等.增施不同有机物质对烤烟质体色素及其降解产物的影响[J].浙江农业科学,2008(2):243—246.(期刊)

[2]盛家廉,袁宝忠.甘薯栽培技术[M].李庆龙,译.2版.北京:农业出版社,1980:84-90.(专著)

[3]赵丽芳,赵宣楼.海水倒灌后土壤盐分变化及治理技术研究[G]//董炳荣.浙江新围海涂农业综合开发技术.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6:86—89.(专著)

[4]萧钰.出版业信息化迈入快车道[EB/OL].(2001-12-19)[2002-04-15].

[5]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光折变自适应光外差探测方法:中国,01128777.2[P/OL].2002-03-06[2002-05-28].

欧美作者采用姓在前名在后的著录格式,姓用全称,名用缩写字母,缩写名后省略缩写点。

3浙江农业科学投稿方式

《浙江农业科学》实行网上投稿,点击“作者投稿”进行注册投稿。为方便联系,务请留下联系作者或第一作者的通讯方式。审稿时间一般为1周内左右,特别优秀的稿件可加快处理。录用通知将通过电子邮件通知作者,投稿后请注意查看E-mail。


投稿说明

1、点击‘在线投稿信箱’按钮或直接发送到网站投稿管理邮箱3026001248@qq.com发送邮件以快速发表论文。

2、请认真填写各项投稿信息,确保论文快速投稿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标记部分为必填项目,请您认真填写,填写完毕以后请点击提交稿件,如输入信息有误,请点击重置信息重新提交。提交完毕我们会受到您的论文投稿稿件。

3.通过邮箱投稿必须写明如下项目:投稿期刊名、文章标题、作者姓名(只写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姓名,正文内容不限)、联系电话(只要求填写通讯作者电话)、通讯地址(准确的通讯地址将帮助您能及时收到我们寄出的期刊)、电子信箱(如您的论文的到录用,我们将第一时间以电子邮件的方式通知您。

4、收到期刊杂志社的论文投稿录用通知(盖具杂志社公章)后,向您及时转达。并请您及时交付社方版面费用。

5、出版后向作者(或作者指定的收件人)邮发期刊样刊。

6、收到邮件后将以最快的速度投递到目标杂志社,杂志社一般在一个星期左右通过审核并发稿件录用通知。论文发表周期一般为一个月以内。

7.如果仍然不清楚如何发表论文或如何快速发表论文请发发邮件或点击右侧咨询按钮联系咨询。

注:

①见刊时间通常为投稿论文录用通知书发出后1-3个月。

征稿启事

1、出版时间
1.1 一般情况下,两个星期内即可通知作者投稿论文是否被录用。评审通过的稿件1-2个月内(自稿件收到之日算起)刊出,通过本站快速发表论文网站平台一般不会超过一个月。
2 学术论文投稿要求
2.1 学术论文投稿应具先进性、新颖性和科学性,要求资料真实、数据可靠、论点明确、结构 严谨,文字通顺、精炼,标点符号准确。
2.2 述评、综述、进展、论著(包括摘要、图表及参考文献)一般不超过4000字。
2.3 作者单位应对稿件内容的真实性和保密性负责,确认无署名纠纷、无一稿两投或多投。获得基金资助的论文需注明基金中英文名称及编号。
2.4 投稿学术论文应隔行打印,一式两份并注意大小写、正斜体及上下角标注等。
2.5 接到回执后1个月未收到任何处理意见,说明投稿论文仍在审理当中;欲将投稿论文另投他刊请务必与本部联系,切忌一稿两投。
2.6 根据著作权法,发表论文一律文责自负,本刊对投稿论文有删改权,凡涉及原意的修改将征得作者同意。修改稿逾3个月不返回本部者视自动退稿。
2.7投稿学术论文决定刊用后根据所占版面收取版面费,刊出后酌致稿酬,来稿请自留底稿,不拟刊用的学术论文稿件将退还作者。
2.8 学术论文投稿接受后,所有作者须签署“著作权专有许可使用授权书”。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翻译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及许可文献检索系统或数据库收录权。

3、 作品内容
3.1发表论文作品必须出自原创,并且在中国期刊采编联盟快速论文发表网络平台首发,不得作假,一经发现,将取消作者的投稿资格,情节严重者,将在首页进行公布。
3.2投稿者所投稿的学术论文若有抄袭、模仿他人作品等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或者投稿学术论文内容侵犯他人名誉权、隐私权、人格权的,由学术论文的投稿者承担相应法律责任,中国期刊采编联盟快速发表论文网络平台概不负责。
3.3作品发表要求:中国期刊采编联盟快速论文发表网络平台保留审稿、退稿和修改稿件的一切权力。
其他情况,将根据收录原则进行处理,不一一列举。

4 撰稿要求
4.1 题名(篇名) 题名应选用恰当、简洁的短语反映论文的中心内容,除公知公用者外,尽量不用外文缩略语。中文题名一般不宜超过20个汉字,英文题名不宜超过10个实词。中、英文题名含义应一致。尽量不设副题名。
4.2 署名 署名作者只限于参与研究课题设计、直接参加全部或主要部分研究工作、做出主要贡献、参加论文撰写并能对内容负责,同时对论文具有答辩能力的人员。如有外籍作者,应附其本人同意发表的书面材料。注明通信作者(用#标注),并在篇首页脚注注明其电话号码、传真号码及E-mail地址。外单位作者应标明其工作单位全称及科室名称及城市名。
第一作者单位包括工作单位全称及科室名称、城市名及邮政编码。英文摘要中的作者单位著录项目应与中文一致,并应在邮政编码后加注国名“China”。
4.3 摘要 论著、述评及综述应附中英文摘要。论著采用结构式摘要,即按照目的(Objective)、方法(Methods)、结果(Results)、结论(Conclusions)4部分撰写。内容应具独立性和自明性,具有与正文同等量的主要信息。结果部分要求有具体数据、统计学显著性检验的确切值,可信区间等实质内容。中文摘要不超过300个汉字,英文摘要可详细些。述评和综述采用报道性摘要。英文摘要置于中文摘要下方。
4.4 关键词 根据论文所讨论的重点内容标出3~8个关键词, 中、英文关键词应一致。
4.5 中图号 按照《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标引论文分类号。作者可根据论文所涉及的学科范畴标引1~3个分类号。
4.6 脚注 在篇首页用短横线与正文分开,说明:
4.6.1 论文所受资助的课题基金来源(中英文)及编号;
4.6.2 合作者的单位、城市名与邮政编码(英文);
4.6.3 通信作者及其电话、传真号码和E-mail地址(英文)。

5.版权要求
5.1、所有论文投稿无论是否发表,作者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享有著作权。
5.2、所有学术论文投稿作品中国期刊采编联盟快速论文发表网络平台及其相关合作机构(包括网站、出版物、移动网络等),享有有使用权。

你可能还喜欢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