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芯鱼书刊网!

高职院校创新型动画人才培养现状及优化路径

作者简介:刘川,王利元,湖南艺术职业学院;发表于《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杂志
 
  摘要:当前我国动画产业步入了转型发展时期,新媒体快速发展之下动画市场及动画专业技术随时都会有所改变,要想通过高等教育这一阵营培养出优秀的创新型动画人才,既要增进文化修养与专业教育的互通性,也要与企业进行合作,与培训机构形成互补。本文以培养创新型动画人才为出发点,阐明高职院校相关工作的开展情况,指明了传统培养模式的不足。相关问题表明若不对培养模式进行改善,即使有充足的专业人才市场,也难以满足产业发展所需。
 
  关键词: 动画专业;人才培养;优化路径;
 
  基金资助: 湖南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三教’改革的高职广播影视专业群建设的研究与实践”(ZJGB2020102);
 
  我国动画产业要在更广阔的舞台中有更好的发展,一定要充分体现出创新、开放等特征。目前这一产业在向着创新化、动态化的目标发展的过程中,遭遇到了人才缺口的尴尬。在动画作品设计与制作之中,我国在绘画技巧、故事叙述等方面占据优势,但动画技术与动画运营却是短板,面对这种情况,作为培养技术人才为摇篮的职业院校,需要对人才培养工作进行深入反思。出于对人才培养的薄弱点,高职院校要面对技术和动画运营等环节修改人才培养方案,使人才培养的方向性更明确,取长补短,适时找到有效的动画产业创新人才培养路径,增加动画产业人才储备量,提高动画人才的质量。
 
  一、高职院校动画人才培养的现状
 
  (一)重绘画,轻文化
 
  我国动画、美术等专业在组织专业考试时,多年以来一直把学生的速写、素描、色彩当成重点。不可否认,从这三点之中能看出学生的绘画水平,却难以体现出学生的文化素养。这种做法实际上就是对素质教育的错误解读素质教育绝不是要放弃文化课程学习。然而,当前我国的人才选拔机制存在明显问题,有些学生在报考动画专业时也形成了错误的观点,认为动画、美术等专业人才就是要掌握一门技术,并不是复合型人才,顺利进入高校之后,也会将更多的精力用于专业课程学习方面,努力练就在绘画方面的技术,文化知识学习却存在严重问题。然而,技术技能达到一定的层次之后要想有所提升,就需要得到文化的支撑,尤其是动画产业本身就是文化创意产业范畴之中的内容,既要体现文化的核心位置,也要具有创意。动画消费是一种文化消费,而文化消费要强调内容的重要性,所有的技术都要为展现故事、丰富内涵提供服务,这才是动画作品的精气神,才能做出触动人心的作品。由于我国动画产业在发展中,策划、编剧等人才数量较少,动画前期创作部分遭遇到了瓶颈,动画作品内容创作上出现了大量的模仿,抄袭及模式化的故事,从而在国际上缺乏较强影响力的作品。
 
  (二)精制作,粗创意
 
  目前我国已经有千余所院校设有动画专业,漫画、动画、影视动画等专业较为常见,这些院校在对动画专业人才进行培养时存在着共性问题,只是关注了对学生绘画技能的提升,虽强调了软件操作技能的重要性,却忽略了怎样才能让学生有更为丰厚的文化底蕴,人才培养工作陷入了同质化的误区。这样一来,我国动画产业链条的各个节点上都缺少高端人才,包括动画创意设计人才、产品营销人才等。可见,动画专业如果只是以传统模式培养人才,就会对整个产业的发展造成阻碍。不管是动画编剧、角色设计,还是形象创意、制作剪辑、市场营销等,这些专业人才从事的都是创造性劳动,他们的素质将关系到我国动画产业的发展情况。我国动画产业在发展中不同工种的人员配置严重失衡,制作环节人才数量较多,而编剧、美术设计、营销、衍生品开发等人才却存在较大缺口,这也是我国动画作品不具备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根本原因。
 
  (三)偏理论,缺实践
 
  我国大部分职业院校在为动画专业安排课程时,都把专业基础课当成重点,尽管也安排了专业实践课,但课时数较少,未能发挥出作用。三维动画、角色造型、逐格动画、设计素描等都是动画人才必须要掌握的基本功,但从事动画设计、制作、营销的人员,他们的工作毕竟不具有制作性的特征,而具有创造性特征,也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绝不能忽视专业实践课教学的重要性,特别是影视动画创作、新媒体动画制作等。在课程安排方面,如果实践课占比较低,根本达不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也不能实现学有所精。目前我国多数职业院校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由于实践教学环节存在欠缺,培养出来的人才到了具体的工作岗位中就会出现眼高手低的情况。用人单位向动画专业人才提出了严格要求,要确保招聘而来的人才能发挥出应有的价值,尤其是高端动画人才,专业基础知识与理论固然重要,但更应该有的是创意、艺术素养、经营才能。可见,用人单位在选择动画专业人才时,会关注人才是否具有实用性、综合性。对于一些操作技能差的动画专业毕业生,必须要以校外培训的方式给自己充电,学校教学资源被浪费,教育与产业发展出现了错位现象。
 
  二、高职院校创新型动画人才培养的目标与任务
 
  (一)增强高职院校人才特色
 
  高职院校在培养动画专业人才方面,要结合学校特色设立专业,要有所侧重。例如,经营院校在营销专业建设方面卓有成效,要借助于这样的学科优势为动画产业培养衍生品开发人才、营销人才;美术学校多年以来在艺术特长培养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要培养动画设计人才,在创作中体现出画面风格,也要体现出剧本的立意;也有些学校的优势专业为计算机,可以培养数字动画人才;还有些学校擅长培养绘画人才,这样就要发挥出人才培养优势提升动画专业人才的绘画技能。
 
  (二)加强校企合作,走市场化路线
 
  在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动画人才过程中,要坚定不移地走市场化路线。关门育人这一问题如果迟迟不解决,或是说高职院校在不进行市场调研的基础上盲目设立专业、开展人才培养工作,教育与市场之间就会出现一道鸿沟。所以,要把校企合作当成首要工作来抓,教学计划的制订要由双方共同完成,对学生实训提供指导,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并要定期根据产业发展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调整。同时,学校要鼓励学生定期参加各种专业活动,在实践中了解动画产业发展情况,在沟通中找到人才培养方向。
 
  (三)配合实践落实课程设置
 
  在动画人才培养方面,高职教育以软件取胜,但扩容速度过快、教师稳定性不强,这些都制约着其发展。因此,在开展动画教育过程中要强调应用的重要性,在这一目标的导向下对课程安排、教学实践、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优化,以应用为原则培养人才,确保学生能受到用人单位的认同。高职院校开设的动画课程中多数都含有动画制作的步骤,但是仍然会出现很多不相关的课程,这类课程设置偏离了动画制作的知识,把重点放在了专业拓展和制作的形式,这类课程更偏向于软件操作课程,而反观目前动画市场的拓展包含了融媒体、多平台的动画市场,人才技能要求也日益面向多元化,动画专业针对多平台进行相应的课程设置,可以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
 
  (四)专业层次化培养
 
  动画产业在发展中迫切需要三种类型的人才,即原创人才、技能人才、管理人才。在这三类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我国形成了“两端小、中间大”的局面,产业链中游拥有数量众多的制作人才,但产业链的前端与末端却严重缺少原创型、管理型人才。结合动画产业的发展情况看,动画人才市场需求层次化,动画人才培养的本科院校及高职院校中,互相间定位雷同且模糊,导致市场部分人才过剩,急需人才紧缺。职业院校的教学计划与教学模式一定要区别于其他专业本科教育,抓住培养“职业应用型”人才的大方向,更应该做到提高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契合度,要对市场发展规律表示尊重,培养出层次化的人才。
 
  三、高职院校创新型动画人才培养的新路径
 
  鉴于对我国动画人才培养工作前期取得的成绩,可以充分意识到我国动画产业正处于繁荣的发展阶段之中,而要顺利实现产业转型与升级,一定要在人才培养方面取胜,争取借助于人才力量使我国的动画产业能具备赶超优势。动画既是技术,也是传播艺术,更是朝阳产业。在培养创新型动画人才过程中,要关注动画市场发展趋势、把握住动画技术特色、理解动画文化内涵,培养出更多创新型动画人才。
 
  (一)推进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随着我国动画受众群体文化程度的逐步提高,精神需求的多元化发展,动画创作方向上还有很大的空间值得我们去探索,要给予发展正确的引导,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动画,创作出具有鲜明中国风格、中国特色、中国气派的优秀作品。动画艺术作品具有丰富的宣传性与推广性,在欣赏动画作品的同时感受到思政思想的熏陶,进一步推动我国文化发展,实现文化自信。在动画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还可以突破现有的教育局限性,例如采用中国传统文化为题材,极大地丰富动画专业课程的授课广度与深度,使得动画专业课程教学方法更加完善。这就要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加入课程思政的内容,才能实现思政教育与动画专业内容的协同融合。例如,在常规教学内容中加入中国历史、政治与传统文化的主题,教学时要与当前社会潮流,国家时事政治相结合,使知识点具有时代的元素。再如,在二维动画实训课程中,以皮影为主题创作二维动画短片,以湖南望城皮影为特色素材,带领学生参观皮影馆,拜访皮影艺术家,学习皮影制作过程,了解皮影趣事,从而将皮影设计动态化,平面卡通化,增加传统艺术的趣味性,让学生发挥自身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让传统文化故事以动画的形式传播正能量,这样能够成为更加具象化的动画艺术作品。
 
  (二)创建多维度文化素养课
 
  从动画人才的内在文化素质培养上来看,作为培养新时代的创新型动画人才,需要时刻保持对事物的敏感度,对万物的好奇和感悟,从习惯性思维到对万事万物的联想与想象等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均需要全面的人文素养,需要学生接触社会学、文学、心理学、历史和哲学、美学等领域,可以在学生的课程设置上进行多线性、多平台的培养模式,该模式可以将上述文化素养课程安排至动画专业课程的选修或是限选课程中,学生可以不受年级限制,灵活地依据自身学习或兴趣来进行文化素养的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与创新意识。我们要强化学生对文化的自觉意识,对文化的进一步认知,增加文化采风实践,例如给学生下达采风实践的任务,要学生通过网上浏览资料、实地进行文化调查等方式亲身去理解和感受文化氛围,收集文化素材,为动画创作进行文化知识的积累,从而实现知文化,懂文化,知道如何将所见所学融入动画作品创作中。
 
  (三)加深校企合作互帮互助
 
  校企合作近年来引起了学校与企业的共同关注,这是一种既能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也能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一方面,学校的人才培养能更好地符合企业的用人需求,培养不确定性由此下降。另一方面,企业能获得自己最需要的人才,不需要为后续培训投入过多资金。所以,实习基地建设应该同时得到学校与企业双方的重视,要共同致力于课程结构的优化,避免课堂教学出现“空对空”的情况。在这一过程中,企业、高职院校要一起创建完善产学研合作制度,高职院校在这方面要发挥出技术优势,不得盲目跟风,争取拥有更多原创品牌,用人单位也要对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表示支持,关注双方利益,勇于在合作之中承担风险,在法律规定下履行责任,共享资源并形成互补,共同培养优秀的创新型人才。目前高职院校动画专业现有校企合作的模式一般分为:加工项目实践型、命题比赛以赛促教型和科研协作教学型。但不同企业与不同定位的高职院校间的合作是有需求差异的,规模不同、业务不同及理念不同都有一定的人才培养方向的差异,高职院校对校企合作利益追求的差异,不同类型学生的自我发展定位差异等,从合作模式来说,基于校企合作创新理念的共赢是目前来说最优选择,但这取决于合作企业与个体是否目标一致并满足合作条件,反之则因理念不一致而无法将合作真正落实到实际教学中来。
 
  (四)提供与市场接轨的实习实训机会
 
  作为高职院校,在培养动画专业人才方面的优势体现在多个方面,例如完善的育人体系、丰富的教育资源、较好的学习氛围等,系统化动画人才的培养,既能帮学生夯实专业基础,也能让学生具备理想的专业素养,还能使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审美力得到提升。此外,高职院校在多年的学生管理、学科建设等方面都积累了经验,能为长期、连贯、系统地培养人才提供了保障。相比而言,社会培训机构在提升人才专业技能方面占据优势,培训机构人才培养工作灵活性比较强,能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需求,再加上其本身所具备的针对性、短期性等特征,能对正规动画教育的不足进行弥补,尽管不能从根源上解决尖端动画人才奇缺的问题,却能帮助用人单位解燃眉之急。我国培训机构在培养动画专业人才方面,只是局限于业务性、操作性较强的方面,对两类教育的优劣进行对比,让我们更加深刻地意识到二者有必要进行合作,这样才能产生良好的人才培养效果。高职院校可以从培训机构聘请讲师为学生进行专业知识讲解,甚至可以把某一部分教学任务外包给培训机构,以合作取胜。合作互补、多方共赢,这是培养大量优秀动画人才的有效路径。
 
  四、结语
 
  目前高职院校的动画专业也在顺应时代进行专业设置的改变,在新媒体的发展环境中,动画人才市场的需求从最基本的动画制作公司及电视台等相关视频制作部门扩充到新媒体公司、短视频广告公司、网络游戏制作公司等,就业面与传统传媒时代相比,扩大了不少,也提供了新的岗位,例如动画视频师、游戏动画师、影视动画设计师、建筑动画师、多媒体动画设计师、交互体验动画设计师等,就业方向扩大至各个新媒体行业中。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今后的动画从业方向也会继续变化,调整人才培养策略,主动适应变化,从变化中培养和提高人才的市场适应能力,是高职院校创新型动画人才培养的未来之路。
 
  参考文献:
 
  [1]陕西省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现状分析——以独立院校为例[J].吕纪荣,郭国法,闫利峰,曹西娟.企业改革与管理.2019(18)
 
  [2]大专高职类院校动画课程内容设置的探讨[J].薛杨.科技信息.2013(25)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