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徐树礼,侯学华,林琳,郭力,聊城大学体育学院;发表于《山东体育科技》杂志
摘要:从动力链的视角比较功能性训练与传统体能训练方法。传统体能训练方法依据起止点解剖学,主要在"相对稳定状态"下训练,负荷强度与负荷量度的外在数据较大;功能性训练依据功能解剖学,在"相对不稳定状态"下训练,负荷强度与负荷量度内在数据较大,注重核心训练。功能性训练参与完成竞技动作动力链较传统体能训练方法更接近竞技动作真实状态,实际负荷强度与负荷量度能够满足训练要求。
关键词: 功能性训练方法;传统体能训练方法;动力链;传递效率;
基金资助: 山东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8CTYJ17);
DOI: 10.14105/j.cnki.1009-9840.2019.02.010
动力链是指一个动作启动环节产生的能量能够依次传递到相邻环节的传递次序链,基本包括1个神经链、1个肌肉链与1个关节链。各关节链不是刚体结构,而是反应形式、分工、功能等各不相同[1]的协同反应链。同一个动作可以有不同的动力链,每环节功能的差异、代偿效应与环节间传递流畅程度等都影响动力链功能[2]与效率。如,举起同样大小的重物,若动力启动环节是后背,可能较费力,甚至损伤腰骶部;若动力启动环节是腿,可能较省力,损伤概率较低。因此,一个竞技动作应该具有一个可预测的[3]、较省力的动力链,较好的训练方法优选的动作应是较省力的动力链。
1946美国HermanKabat、MargaretKnott在临床上刺激功能缺失的整条肌肉链达到功能恢复效果应该是功能性训练的开始。2003年美国首次出版FunctionalTrainingforSports(体育运动中的功能性训练)开始引爆功能性训练。至今,功能性训练(也称功能训练、身体功能训练)在医疗康复、竞技体能训练领域取得众多实证性成绩。但是,没有统一的概念,比较一致的观点是其本质特征是追求训练动力链[4]与动作动力链的一致性,基本特征是多维性、相对不稳定性、核心区等。
体能训练[5]是根据专项竞技需要,通过一定负荷的动作练习,改善身体形态,提高器官系统机能,发展身体素质,提高运动表现的过程。传统体能训练方法的本质特征是非常重视运动项目需要的身体素质、技能、形态、机能的训练,基本特征是多维性、相对稳定性,并不强调训练动力链与动作动力链的一致性。可以看出,两种训练方法的训练要素既有一定交叉性,又有明显差异性,但均取得众多实证成果。
体能训练方法借鉴功能性训练方法是一种创新性探索。虽然比较两种训练方法的视角很多,但是动力链是最重要视域之一。
1两种训练方法的动力链解剖学依据比较
功能性训练方法与传统体能训练方法均是以竞技需要[6]为最终目标,遵循训练原则,优选训练手段,整体性、多维性、全面性发展[7]身体形态、机能与素质。但训练依据的解剖学不同,导致在运动机理学、静力学与动力学、动理学与运动学、运动基本要素(运动、稳定、平衡与协调)、同时与序贯运动、运动模式与动力链、运动比例与代偿等方面的应用差异。
传统体能训练方法依据起止点解剖学(也称传统解剖学),能很好解释解剖保存下来的肌肉模型、骨骼模型、神经模型如何孤立地完成动作。如,肌肉驱动关节动作。其最大的缺陷是完全忽视机体启动、运动、结束时,运动员的神经链、肌肉链与关节链等整体真正在做什么,即起止点解剖学研究解剖后人体运动的机制。
功能性训练方法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GaryGray创立的肌肉功能观点,依据功能解剖学,以动力链理论解释神经链(系统)驱动相关肌肉链、关节链,以及各链相互协同配合,高效、经济性完成动作。即功能解剖学研究深入到运动员真实的运动机制。经典发现之一是脚着地时躯干以下肌肉,如臀肌、腘绳肌、股四头肌的活动一致,共同阻止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的弯曲幅度,或延迟屈曲过程[8]。最近的研究发现,脚着地瞬间,股四头肌不仅是伸膝肌,而在离心收缩,同时协助踝关节跖屈、髋关节伸展,阻止膝关节弯曲;腘绳肌不是屈膝肌,起着防止膝关节与髋关节屈曲的双重作用。因此,脚着地阶段,下肢全部肌肉离心收缩,起离心作用,共同协同阻止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屈曲动作;几毫秒后,起向心作用,不是产生动作。这是运动者真实的动力链功能,但是传统解剖学难以解释。
经典发现之二是当运动员进行开链(脚没有接触地面或稳定台)的单关节(如,伸膝)训练时,参与活动的神经链、肌肉链、关节链模式是竞技运动时绝对不会出现的,意味着这种训练偏离神经链、肌肉链、关节链竞技时的真实功能,其效果等同于非功能训练。而功能性训练的基本特点是脚踩地面或稳定台(闭链)运动时,以神经链、肌肉链、关节链等竞技状态下真正使用模式进行训练,即训练更体现出竞技状态下的功能性。这种多维、链式训练被美国运动医学会(NASM)称为能高效增强机体三维运动方向上复合能力的训练。因此,在动力链理念基础上,拓展出神经(本体感觉)训练、振动训练、核心训练[9]、悬吊训练、呼吸肌训练[10]、低氧训练等训练方法。因此,依据功能解剖学的功能性训练比依据起止点解剖学的传统体能训练方法以更接近于竞技状态下真正使用的动力链模式进行训练,即动力链视域下,功能性训练比传统体能训练方法更体现出竞技状态下的功能性。
2两种训练方法的动力链稳定状态与状态维持者比较
机体运动状态的启动、维持与结束是所有参与神经链、肌肉链、关节链等单元组成的人体动力链系统[11]的时空有序组合。三种链是否需要维持机体稳定状态直接影响三种链运动时的状态、做功量与传递效率。
功能性训练的训练理念基础是发现除举重及很少项目的特殊动作(如,篮球双脚跳起投篮)外,绝大多数竞技运动动作,如,田径、各种球类、体操等项目的跑、跳、投,都是在单脚支撑的“相对不稳定状态”(与双脚支撑相比)下进行的;而且,将这种“相对不稳定状态”维持到“相对稳定状态”的是运动员自身内部,而不是外界环境。运动员身体通过外界(跑道、球场、器械)获得的反作用力是运动的动力源。因此,功能性训练坚持在“相对不稳定状态”下进行训练,维持训练稳定性的是运动员身体内部,强调身体在维持好自身稳定性的基础上动力链训练。
传统训练主要是在“相对稳定状态”(也有“相对不稳定状态”)下进行训练,维持训练稳定性的是运动员的双脚或稳定的训练器械。强调身体或器械在维持好自身稳定性的基础上动力链训练。
从训练外在表现看,运动员双脚支撑或稳定的训练器械状态下的训练,可能动作表现负荷强度较大。如,与单脚支撑的“相对稳定状态”相比,双脚支撑或训练器械的稳定状态下每次举起的负荷强度较大。
但从训练目的看,除举重外,训练目的是提高运动员在运动动作完成时的动作表现,如力量。而运动员双脚支撑稳定状态与竞技动作完成状态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双脚支撑或稳定的训练器械状态下的训练效果向竞技动作完成状态下的转化率就很难确定了。
从神经系统训练的层次上看,训练器械的稳定状态下训练,表面上降低了训练损伤风险,实际上其强化了训练器械稳定状态下本体感受器处理信息能力的训练和稳定性的训练,剥夺了类似竞技状态下本体感受器处理信息能力的训练和稳定性的训练。因此,运动员机体内部稳定性训练的缺乏很可能直接影响力量的传递和增加竞技比赛的损伤概率。
经典举例比较,训练目标:跑步45度小腿蹬伸。
传统体能训练方法是45度扶墙跑。开始姿势:墙前站立,双手扶墙,身体前倾45度,头、脊柱、髋部、膝关节、踝关节成一直线,双臂伸直。
动作:跑步动作,右脚脚趾蹬地,脚跟远离地面同时(头、脊柱、髋部、右膝关节、右踝关节成一直线),摆动左腿,左大腿摆至水平,双臂伸直。左腿与右腿依次交替。
要求:同一只脚落回同一位置。
可以看出,扶墙给训练者跑步提供了很大的稳定性,甚至腿的摆动频率也提高。
功能性训练方法是45度牵拉带跑,与传统体能训练不同之处是两根牵拉带分别由肩上经体前交叉至对侧腋下代替扶墙,其他相同。
可以看出,牵拉带不能给训练者跑步提供稳定性,甚至腿的摆动频率也降低。
比较两种训练方法的动作发现,功能性训练的动作更接近跑的真实状态。首先,跑步过程中,运动者单脚着地,腾空,双脚交换,另一只脚落地支撑。除跑道外,任何物没有提供身体的稳定性,运动者是处于单脚支撑、用力的“相对不稳定状态”。
传统体能训练方法提供“扶墙”,给训练者跑步提供了很大的稳定性,也剥夺了跑步者维持跑步稳定性的动力链(神经链、肌肉链、关节链)的训练。到真正跑步时,跑步稳定性的动力链成为弱链。依据动力链代偿原理,机体的其他动力链必定进行代偿,维持跑步稳定性,跑步位移移动的动力链功能必定应代偿影响而降低功能,训练效果比扶墙训练的表现效果要低。
功能性训练方法提供“牵拉带”,没有给训练者跑步提供稳定性,也加强了跑步者维持跑步稳定性的动力链(神经链、肌肉链、关节链)的训练与评估。如,如果膝盖内扣或髋部不稳定表明臀大肌、腘绳肌与脊柱旁肌弱,脚跟抬不起说明小腿肌弱。根据评估进行相应纠正性训练,如单腿下蹲、自重交替弓步、单腿對侧手臂(CLA)前伸等。到真正跑步时,跑步稳定性的动力链成为强链。依据动力链理论,维持跑步稳定性的动力链与跑步位移移动的动力链相互协调,促进运动表现的提高。
可以看出,从训练稳定状态与状态维持者比较,功能性训练比传统体能训练方法更接近竞技动作真实稳定状态,提高了机体维持“相对不稳定状态”至“稳定状态”的水平。
3两种训练方法的动力链分支比较
3.1动力链中的神经链
神经链是在反射弧基础上,大脑皮质调节神经链-肌肉链反应的链式活动。功能性训练研究感知运动系统[12]证明,骨盆肌力[13]不平衡容易引起膝关节、腹股沟与背部损伤。因此,应重视脊柱-骨盆链的核心区训练。因为,链结构的某环节受损或功能弱化时,相关环节进行适应性代偿[14],必定降低整链功能[15]。如,髋部疼痛引起腰部代偿性疼痛,腰部疼痛引起颈部代偿性疼痛,此种近端、远端代偿性链式反应以及上交叉症、下交叉症[16]在功能性训练的弱链发现、弥补中得到很好应用。感知运动系统和神经发展运动模式的协同维持最佳姿势与动作[17]。两种神经链同步激活,协调保障,但任何一种链不能单独执行。功能性训练重视两种神经链运动时流畅程度,如牵伸训练提高本体感受器的活性,调节训练增强自主神经[18]。
3.2动力链中的肌肉链
主动肌、协同肌、肌筋膜链、肌肉环带与肌肉吊索组成肌肉链,5种类型肌肉链、神经链、关节链在运动时协同配合、相互影响[19]。
传统训练局限于传统解剖学“肌肉起止位置”的认知进行训练,主要训练主动肌。功能性训练依据运动机能解剖学,同时进行主动肌、协同肌、肌筋膜链的协同训练。毕竟,完成动作是三者协同的结果。而且,协同肌的协同水平直接影响主动肌的训练效果[20],特别是大肌肉群。
如,卧推训练胸大肌(主动肌)力量,如果肱三头肌(协同肌)的力量与胸大肌力量不匹配或力量悬殊,或训练背部肌肉(主动肌)力量,若肱二头肌(协同肌)力量较弱,训练效果均不会理想。因为,在主动肌训练过程中,协同肌与主动肌的不匹配直接影响身体姿势的固定、主动肌执行动作功能与弹性效应、降低或延缓运动疲劳。
功能性训练重视IdaRolf最早提出、ThomasMyers解剖实验证实、Rolf学派发展和其他学者拓展的肌筋膜链[21]理论。肌筋膜是包裹在肌肉组织外的一层坚韧结缔组织,主要是深筋膜。目前发现20条,视域深入机体各处的网络[22]。其具有良好的弹性和延迟性,能存储弹性势能,传递上、下肢动能,增加机体做功效率。运动损伤、肌肉痛疼与代偿效应是肌筋膜链的应激效应。因此,肌筋膜链的训练就是保护运动组织的训练。
大多肌肉环带[23]是环绕躯干的深层短肌,固定脊柱-骨盆关节链;浅层扁肌维持躯干伸展、屈曲与转动。肌肉环带能存储弹性势能,关键是稳定核心区域,有效整合其他动力链,在动力链各环节上传递力量和能量;借助脊柱-骨盆链主动转动发力。
2014年Myers证明机体大肌肉群与其周围存在的结缔组织(肌肉吊索)是一种肌肉链,包括肌肉、筋膜、肌腱、骨骼、韧带等组织。周围筋膜牵拉、被动牵拉后吊索被激活,增强肌肉链动能传递效率,促进动作功能完成,稳定姿势,存储弹性势能,保障深层稳定肌。
3.3动力链中的关节链
单关节解剖结构决定肢体只能有限制、往复转动,绝大多数运动技能的多维性和复杂性决定了单关节很难完成。
依功能与结构的不同将关节链分为姿势链与动力链[24]。良好的姿势链时机体重心均匀分布各关节处,发力流畅,决定关节间动能传递效率。功能性训练的FMS筛查不良体姿与评估机体不平衡程度就是很好的证明。
动力链[25-26]是肌肉收缩的能量通过各关节传递的链结构。维持关节稳定平衡能力与灵活传导能力决定动力链传递动力的流畅程度。
功能性膝关节康复训练证明,闭链运动能更好地调整机体负荷与收缩力力矩平衡,开链运动的相关研究未发现。
传统训练包含较多主要“单块肌肉训练的单关节动作”,如,仰卧推举、俯卧提拉等。功能性训练创始人GaryGray与专家VernGambetta认为,这类动作训练是典型不具有训练功能的。
功能性训练整合数个肌肉群协同进行的多关节动作,是非常具有功能性的。其根据完成竞技动作参与的关节序列,尽可能设计与其吻合度高的多中枢参与、多关节参与的动力链动作。
可以看出,从参与完成竞技动作(动力链)的关节数量比较,功能性训练比传统训练参与完成竞技动作(动力链)的关节数量多。
4两种训练方法的动力链负荷比较
现在,国内功能性训练具有浓厚的医疗康复与健身特征,负荷强度明显低于传统体能训练的负荷强度,但我们不能因此断定功能性训练不适合竞技运动专项能力需求。
负荷强度是指负荷刺激机体的深度,单位练习负重量是其评价指标之一。如,为提高与评估位移能力,传统体能训练方法采用双腿下蹲的A型框架姿势,单位练习负重量是60千克,频率是6次/分钟。
功能性训练与传统体能训练方法不同的是单腿下蹲对侧手臂前伸(CLA),单位练习负重量是10千克,其余训练要求完全相同。
那么,功能性训练负荷强度就是传统体能训练方法负荷强度的1/6吗?
首先,功能性训练的CLA对所有位移动作均非常重要。单腿姿势训练了7型框架时髋部稳定性,训练了腘绳肌伸展髋部与控制膝部弯曲与伸展,训练了单腿臀大肌、腘绳肌与脊柱旁肌的协调性。
其次,功能性训练的CLA中训练的稳定状态以及神经链、肌肉链、关节链等与位移移动中稳定状态、参与的动力链等吻合度非常高。
因此,同一个运动员,可能很轻松承受上述传统体能训练方法强度,却承受不了功能性训练的CLA负荷强度。这说明负荷强度不能仅仅从单位训练的负重量与频率等数量去评价,还必须重视训练的稳定状态以及動力链等与位移移动中稳定状态、参与的动力链等吻合程度。
5结论
从动力链的视角,传统体能训练方法依据起止点解剖学,主要在“相对稳定状态”下训练,负荷强度与负荷量度的外在数据较大;功能性训练依据功能解剖学,在“相对不稳定状态”下训练,负荷强度与负荷量度内在数据较大,注重核心训练。因此,功能性训练参与完成竞技动作动力链较传统体能训练方法更接近竞技动作真实状态,实际负荷强度与负荷量度能够满足训练要求。
参考文献:
[1]人体运动链理论溯源及对功能性训练的启示[J].王银晖.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7(02)
[2]长期练习太极拳对老年人自主神经系统调节功能的影响[J].郭峰.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2015(02)
[3]功能性训练的科学内涵[J].龙斌,李丹阳.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3(02)
[4]筋膜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原林,2011
[5]NonvisualMotorTrainingInfluencesBiologicalMotionPerception[J].AntoninoCasile,MartinA.Giese.CurrentBiology.2006(1)
[6]Sensorimotortraining:A“global”approachforbalancetraining[J].PhilPage.JournalofBodywork&MovementTherapies.2005(1)
[7]ImmediateandDelayedBilateralTransferofThrowingAccuracyinMaleandFemaleChildren[J].JohnLiu,CraigA.Wrisberg.ResearchQuarterlyforExerciseandSport.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