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桑海浩,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幼儿园;发表于《家教世界》期刊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应当将游戏作为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民间游戏,以其材料简单、玩法多样、趣味性强、不受时空限制等特点对幼儿各方面的发展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民间游戏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在给孩子快乐、让孩子获得成长的同时能够进一步加深幼儿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激发幼儿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一、民间游戏融入幼儿园区域活动的独特价值
(一)促进幼儿个体发展
区域游戏作为幼儿自主性游戏的重要形式,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而民间游戏作为重要的游戏资源,对幼儿的语言、运动、认知、交往等各方面能力的发展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因而将民间游戏融入区域活动之中,能够充分发挥二者的优势,更好地为幼儿发展服务。
(二)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延续
极具地方特色的民间游戏,能够使幼儿拥有精神上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将民间游戏融入幼儿园的区域活动中,让幼儿在玩耍中收获快乐,感受传统文化、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进而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延续。
二、民间游戏融入幼儿园区域活动的设计
(一)区域种类的确定
区域活动的种类不应当是一成不变的,其种类的确定应当结合班级幼儿的实际特点及正在进行的区域活动和主题活动进行适时的调整和规划,尽可能地让有限的资源得到最大的利用。
(二)区域空间的设置
区域活动空间的设置应当充分挖掘与有效利用空间资源,构建既相对独立又具有内在互动的区域布局,促进区域活动的开展、丰富以及深化。同时,教师应当关注各区域的相关性,注意将封闭性与开放性相结合,尽可能地拓展空间,让幼儿在自由、丰富的环境中进行游戏和学习。
(三)区域环境的创设
环境是隐性的教育资源,区域环境的创设应当基于各区域具体情况,在为幼儿提供一个安全性高,富有趣味性、探索性的物质环境的同时也应当创设一个自主、支持、开放的心理环境,让幼儿在进行民间游戏时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主动性,能够尽可能地挖掘自身的潜力。
三、民间游戏融入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实施
基于对民间游戏材料的整理筛选以及对区域活动创设的认知,结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现就民间游戏融入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具体实例进行论述:
(一)益智区
场地设置:益智区应当设置在一个相对安静的远离嘈杂环境的区域,让幼儿可以静心思考。
环境创设:基于现有的材料和内容,可以在区域内以图示的方式展示具有代表性的棋类或游戏的玩法,讓幼儿更好地理解游戏的内容与规则,能更快地融入环境。
材料投放:基于其所包含的游戏,我们可以投放七巧板、花棍、花绳、小沙包及小石子和弹珠若干,四顶、憋死牛、鸡毛蒜皮等棋类游戏。
教师指导:在民间游戏之下的益智区中,教师的指导应当基于幼儿自身。因为,益智区所囊括的各类游戏多含有比赛的性质,因而教师的指导和提供的策略帮助可根据每一局比赛的具体情况提供相应的支持。
(二)体育运动区
场地设置:体育运动区需要相对较大的场地,结合班级特点可将该区域放置在走廊大厅的公共区域之中。
环境创设:教师可将各类体育竞技类的民间游戏内容,以图片的形式呈现在幼儿面前,让幼儿对该区域能够拥有更为直观的理解。
材料投放:在本区域投放的材料应当包含沙包、高跷、皮筋、竹竿、毽子、跳绳、陀螺、皮卡、白纸等材料。
教师指导:体育运动区,教师在指导中明确游戏规则、应当规范幼儿的动作,注意相关游戏技能的教授,让幼儿在游戏中得到真正的锻炼和发展。
(三)音乐表演区
场地设置:音乐表演区需要一个舞台,结合班级特点可将该区域放置在走廊大厅的公共区域之中。这样可利用的空间会增多,也会减少对相对安静的区域的干扰。
环境创设:在进行环境创设时,教师可将花鼓灯表演的剧照、皮影戏表演的剧照及一些故事的情节以图片的形式张贴在该区域中,为幼儿创设一个适宜的场景,同时舞台、音响、话筒等材料配备齐全。
材料投放:在音乐表演区可放置花鼓灯表演的经典音乐及服装道具、皮影戏的相关人物和道具以及与故事有关的手偶和头饰,方便幼儿进行故事表演。
教师指导:在音乐表演区,教师可以借助角色介入到游戏中对幼儿的表演进行指导,让幼儿在感知花鼓灯、皮影戏等传统艺术形式的独特的魅力的基础上对其特点能够有初步的了解和认知。
(四)美工区
场地设置:美工区以操作材料为主,应具有充足的光线。由于幼儿在操作中需要用到泥、黏土、橡皮泥、颜料及需要进行剪贴等操作,因而该区域应当离水源近一些。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幼儿需要安静的环境,因而在进行场地设置时应当将该内容予以考虑。
环境创设:美工区的环境创设应当多以美的事物引导幼儿,可以将一些优秀的泥塑作品、剪纸作品等内容展示在区域中,也可以展示一些美术作品的制作过程,在引发幼儿兴趣的同时,进一步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
材料投放:可以投放方形彩纸、剪刀、画笔、颜料、扎染材料、印泥、拓印工具及雕刻的材料和工具。
教师指导:充分尊重幼儿的创作欲望和独特的想法,尊重每一个幼儿的独特性,同时在幼儿需要帮助时适时的给予引导和助力。
四、民间游戏融入幼儿园区域活动的评价
在民间游戏区域活动中及活动之后进行相应的评价活动,能够更好地了解孩子特点、水平及兴趣,可以更好地调整民间游戏材料和资源,让其更好地为幼儿服务。
(一)幼儿自评与互评
幼儿是区域活动的主体,在区域活动之后,教师可以请部分幼儿进行自我评价,也可以请幼儿基于自己的观察,对同伴的游戏行为进行评价,在观点的碰撞中,幼儿会习得新的知识与技能、得到新的发展,教师也会从孩子的视角中进一步对民间游戏融入区域活动的开展情况产生新的审视和解读。
(二)教师的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在区域活动中,教师是旁观者、支持者、引导者,虽然老师从台前退居到幕后,但老师在放手幼儿自主的同时,担负着更大的责任。在观察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有目的地对幼儿在进行民间游戏时的各种行为反应进行记录并予以评价,从观察中发现孩子。过程性的评价给予了老师发现幼儿的机会,也给予了老师提供适宜帮助幼儿的机会。
在过程性评价的基础上,在区域游戏结束后,教师可以基于幼儿的自评、互评以及教师自身的过程性评价,进行总结性的评价,对当日进行的区域活动进行整体性的评价,并对民间游戏融入区域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找缺补差,更好地促进民间游戏与区域活动的融合,进而让其更好地服务于幼儿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