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孙志广,江苏宿迁市钟吾初级中学;发表于《中学语文》期刊
摘要:"真实性"是叙述者的不懈追求。虚构的小说如何才能显得更真实?以《植树的牧羊人》为例,从人物行为的抒写,叙述节奏的把握,细节的逻辑照应三个方面,阐明小说真实生命力的具体体现。
关键词: 人物行为;叙述节奏;细节逻辑;
基金资助: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指向思维提升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实践研究”(编号:E-c/2020/23)阶段性成果;
《植树的牧羊人》是1953年让·乔诺应美国《读者文摘》约稿,为杂志专题“你曾经见过的最非凡、难忘的人是谁”而写的。由编辑的初衷来看,这是要“写真实”,但却让·乔诺虚构了一个人物,如果不是深受震撼的编辑不远万里实地调查,还有作者后来发表声明,估计没几个人会怀疑故事的真实性。主人公布菲的故事显得那样真实,布菲精神所蕴涵的那种震撼人心的力量和洞见肺腑的感染力,激励着很多人“为世界各地的森林再生做出了贡献”。与之相反,学生习作经常是“写真实”,但读起来却让人心底存疑,症结何在?深入探讨让·乔诺的这篇作品,会带给我们很多的启示。
一、人物行为切合性格设定
作为典型的人物小说,形象的真实性主要取决于人物行为和性格品质的切合程度。要想增强读者真实性的感受,人物行为就要最大程度上和设定的人物性格相契合。
福斯特指出,“一个作家如果想竭尽全力去扣动读者的心扉,扁平人物对他是十分有用的。原因是这类人物不用重新介绍,不会离开正道,以致难以控制。它自成气候,宛似早已安排在太空或繁星之间的光环,那样不管放到什么地方都会令人满意。”[1]扁平人物是指作品中性格较为单一突出的人物。让·乔诺正是采用了扁平人物的塑造方法来提升布菲这个虚构人物的真实性的。作者在开篇就感慨这是一个“慷慨无私,不图回报”“难得的好人”,为布菲性格作了整体设定,这也为讴歌其丰功伟绩奠定了行為基础。因为,拥有这种品质的人不计付出地去植树,情节上不会显得突兀。在详述布菲三十多年“没有任何动摇和怀疑”去植树之前,作者再次给布菲的性格贴了标签——“他显得自信、平和”。接着,作者先用生活琐事来渲染他的行为风格:“房间里收拾得很整齐,餐具洗得干干净净,地板上没有一点儿灰尘,猎枪也上过了油。……看得出,他刚刮过胡子。他的衣服扣子缝得结结实实,补丁的针脚也很细,几乎看不出来。”这样的描述,既是对“自信平和”的呼应,也为布菲执着植树的场面和成就的可接受性作了心理上的铺垫。在这样的层层设定和渲染之下,下文描述的诸如三年种了十万颗橡子只有一万颗扎根、因为羊吃树苗就不养羊而改养蜜蜂、坚持三十多年植树而让荒废的村庄变成了生机勃勃的幸福之城等情节就显得情理之中。一而再,还有再而三。作者在篇末再次以呼号式的抒情第三次强化读者的认同:“人的力量是多么伟大啊”“他做到了只有上天才能做到的事”,这些赞誉之辞在激发阅读者情感共鸣的同时,也让布菲的故事拥有了真实的生命力。
单一事件所体现出来的人物品性具有偶然性。查特曼认为人物的特性是“在隐喻的意义上被看成一个与构成情节的横向事件链交叉的垂直集合体。”[2]布菲的品格就是在以植树为主要情节的多个交叉行为中逐渐鲜明立体起来的。布菲是在什么时候开始坚持植树的呢?“他说,他五十五岁”,这是个回归自我向内审视的年纪。孔子说“五十而知天命”,这个年龄已经不用在乎别人异样的眼光,可以“选择一个人生活,与羊群和狗做伴,平静地看着日子一天天的流走”。于是,原本“有自己农场”的普通农民布菲选择枯燥的种树工作也就属意料之中了。那布菲为什么要选择植树呢?“他先是失去了独子,接着,妻子也去世了”,恶劣的生活环境夺去了亲人的生命,也让他有了最朴素的思想认识——“没有树,就不会有生命”。经历了坎坷的命运,但怀着对妻儿的念念不舍,带着对故土的深深依恋,生于斯长于斯的布菲“既然没有重要的事情做,那就动手种树吧”。布菲植树的动机和时机与植树行为的因果性,为故事的真实性增添了不可或缺的一笔。
二、叙述节奏契合读者心理期待
接受美学理论认为,叙述者在叙述时总是存在着隐含读者,并与之进行沟通交流。另一方面,读者是带着自己的阅读经验和生活体验来欣赏作品的,是一个能动的主体。于叙述者而言,要想让读者接受叙述并产生情感上的同频共振,就得想方设法满足并超越读者的心理期待。对叙事节奏的把控,就是叙述者调动读者心理期待最为直接和有效的手段之一。
叙述节奏主要是指叙述的快慢。按照叙事学的观点,叙述文体的时间有故事时间和叙述时间之别。故事时间是客观的,是故事发生的原始时间;叙述时间是主观的,是叙述者言说时的时间。为了调动阅读者的情绪感受,叙述时间可以等于、长于或者短于故事时间。叙述时间长于故事时间,叙述节奏就慢;叙述时间短于故事时间,叙述节奏就快。
布菲的故事时间跨度37年,叙述节奏快慢相间、错落有致。全文共有四次慢节奏的叙述,集中在1913(两次)、1920和1945年三个时间点上,首尾两个慢节奏用对比来突出布菲植树带来的环境变化,中间两个慢节奏用来刻画布菲的形象。四个慢节奏比较起来,中间两个最慢,这样做是为阅读时调动读者内心的波澜。
先来看首尾两个慢节奏叙述。开篇,慢节奏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无边无际的荒野、坍塌连片的房屋、早已干涸的泉眼和野兽般呼啸的狂风等场景。面对这些环境破坏带来的恶果,读者内心是紧张焦灼的,会有一种急切想改变现状的冲动和渴望。这儿的慢节奏既营造了压抑悲凄的氛围,也制造起心理冲突,让读者对改变现状人物的出现充满期待。于是,布菲出现了。英雄人物的出现总能给人带来憧憬和期待。于是,结尾的慢节奏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幸福祥和的生活画面:茂密的树林、潺潺的泉水、健康的男女、欢快的笑声……这个场景和开头的“慢镜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温馨和谐的氛围让读者之前焦灼的心绪变得雀跃,也让读者在轻松释然中触摸到了真实的布菲。
再来看描写布菲的两个慢节奏。第一个慢节奏是为了突出布菲的品质,第二个则是为了表现随着环境的改善,布菲为进一步扩大植树成果所采取的具体措施。作者对布菲的刻画是由远及近、由浅入深的。由表及里地去刻画一个人,既符合认知规律,也能让读者在不断积聚的叙述中达成对形象的认同。在广袤的废墟上,“远处有一个黑影”,“原来是个牧羊人”,布菲的出现波澜不惊。接着,房子严严实实、餐具干干净净、衣服整整齐齐等细节描写,却让这个生活在废墟上的人显得那样与众不同。更能彰显他执着品质的事件是对挑选橡子和种树的描写。“牧羊人拿出一个袋子,从里面倒出一堆橡子,散在桌上。接着,一颗一颗仔细地挑选起来”,“他挑出了一小堆好的橡子,每一颗都很饱满。接着,他按十个一堆把它们分开。他一边数,一边又把个儿小的,或者有裂缝的拣了出去。最后,挑出了一百颗又大又好的橡子”,“用铁棍在地上戳了一个坑,然后,轻轻地往坑里放一颗橡子,再仔细盖上泥土”。随着树苗的生长,布菲为了不让羊吃树苗,就不养羊而改养蜜蜂;随着环境的改善,他不只种橡树,还种山毛榉和白桦树。作者之所以将节奏放得如此缓慢,就是为了满足阅读者的好奇与探究心理: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才能三十几年如一日地坚持植树?他是如何植树的?在常年的植树生涯中,他遇到过什么困难吗?那儿的环境是怎么一点点地改善的呢……阅读中,读者想了解的作者都有交代;读者想仔细了解的,作者就放慢节奏叙述,情节叙述上必要但读者不感兴趣的内容就用快节奏一笔带过。这样做正如哈特所言:“对节奏的控制是讲述者最有利的叙事技巧。当内容枯燥乏味的时候,需要加快节奏,而精彩有趣的时候,故事发展的较快,需要放慢速度。你减速是为了让读者能够感受、处理并且融入到场景中去”。[3]
三、细节上的逻辑自洽
这篇小说在叙述上前后照应、首尾圆合,禁得起逻辑的仔细推敲。
首先表现在真实的历史背景。文章开头对普洛旺斯地区荒芜颓败景象的描写,和读者的普遍认识存在很大差距。法国东南部的普罗旺斯紧挨着阿尔卑斯山,又靠近地中海,是薰衣草的故乡,如今这里风光旖旎,怎么会是一片废墟呢?事实上,早期的法国是一个以农立国的法兰西,18世纪后半业开始的欧洲工业革命对法国产生了重要影响,随着工商业的发展,“19世界五六十年代法国农村人口外流成为大势所趋”[4]。加之粗放经济发展导致对环境的破坏,20世纪初的普罗旺斯部分地区正如文本所描绘的:无边的荒野、废弃的村庄、坍塌的钟楼、呼啸的狂风……
其次是清晰完整的时间线。在和布菲初次的交谈中,作者嵌入了一个时间词“三年来”,这让读者可以推测出布菲植树行为始于1910年。“那是在1913年”,作者将此作为叙述故事的起始时间。“这样过了一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我应征入伍,在军队里待了五年”,一战1914年爆发,持续了四年零三个月,作者所叙述的和历史也相吻合。读者据此也可以推算出两人第二次相遇该是1920年,文本恰好也如是叙述——“从1920年开始,我几乎每年都去看望这位种树的老人”。文本最后提到的时间是“1945年”,从1920到1945这二十多年的时间,作者没有交代布菲的任何状况,那怎样才能显得可信呢?作者自有办法——“那年,他已经87岁了”一句,又正和1913年“我”初次遇到牧羊人得知“他五十五岁”相呼应。文本的时间线看似若有若无,然而内在却照应得天衣无缝。
此外,像熟知的第一人称叙述视角、叙述中融入真实的感受等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
“在文学视野中,无论虚构还是非虚构,文学的真实性与真实的文学性都是其生命力,一旦丧失了这种真实性与文学性,它也就失去了立足的根本。”[5]文学的真实并非一定要“写真实”,虚构的人物只要能被精细刻画并让人有种“现实的触摸感和亲切感”,就能显得真实。同样,即使“写真实”也需要关注人物性格、叙述节奏和细节上的前后照应,只有这样才能让读者感到真实。
参考文献
[1]爱·摩·福斯特.小说面面观[M].广东:花城出版社,1984:60.
[2]查特曼.故事与话语[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127.
[3]杰克·哈特.故事技巧——叙事性非虚构文学写作指南[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122.
[4]熊芳芳.“乡村的复兴”:19世纪以来法国乡村的城镇化和城乡关系的转变[J].历史教学问题,2018(2).
[5]晏红.文学的真实性与真实的文学性——关于文学的虚构与非虚构[J].当代文坛,20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