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芯鱼书刊网!

《前赤壁赋》的悲剧解读与教学策略探究

摘要:《前赤壁赋》写于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的第三年,借主客对话的形式,在月夜泛舟的诗情画意之中展现了苏轼于现实困顿间对个人悲剧、历史悲剧与人生悲剧的深度思考,在自然水月之变中又映射了苏轼的精神超越之道。

关键词:《前赤壁赋》;苏轼;悲剧意蕴;教学策略

作者简介:朱雨昕;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宋神宗元丰二年三月,何正臣、李定、舒檀等人节取了苏轼《湖州谢上表》中的部分语句以谤讪新政为名对苏轼进行构陷弹劾,几经营救,最终苏轼被贬黄州,近乎监禁的困顿生活也成全了苏轼于自然天地之间的人格超越。

一、《前赤壁赋》的悲剧意蕴

修身、治国、平天下是每个文人士大夫的毕生追求。然观其苏子一生,长达三十余年的仕途流贬二十余处,党派的撕扯,贬谪的流离,仕途的不顺,理想与现实的落差既兴起了苏轼心中的悲剧意识,也驱使他思索人生的意义与价值所在。

(一)儒道治世的难展之愤

北宋实行崇文抑武的政治国策,相较于其他朝代,士大夫的社会地位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忧患天下的责任意识与忠君报国的儒士理想将文人的政治眼界推向了新的高度。但是,崇文的北宋也是一个党同伐异现象严重的时代,派系相争,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使得宦海浮沉表现得尤为明显,士大夫报以庙堂的政治理想转瞬成了党派之间恶斗撕扯的政治现实。主张温和改革的苏轼反对王安石仓促变法,结果以讪谤之罪入狱,酿成乌台诗案,被贬黄州。

《前赤壁赋》中,当苏子与友人夜游于赤壁之下见“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江天共染一色,水月共谱一画,然而当下再旖旎的风光也难以让苏子忘却身处的离弃逆境。“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江海中飘摇的一叶小舟,就如浩瀚宇宙中的渺小个体,沉浮于世事,微小难敌宿命,虽只字未提被贬的失意但空寂之感却隐于字里行间。眼前的无限风景引发的不是儒者的豪情壮志而是苏子心中对生命渺小的无力感,直至“羽化而登仙”既是对乌台诗案九死一生的感叹,又是入世难入的自我消遣。

对于几经流贬的苏轼来说,入世难入,出世亦难出,即使是打算“羽化而登仙,扣舷而歌之”,可是所歌之词仍是“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美人”的意象源自屈原《离骚》中的“香草美人”,苏轼借“美人”来表明自己虽然遭受贬谪,但仍然心系君王,表现了苏轼对困顿窘境和君王离弃的无限哀叹,胸有八斗才学,怀拥救世宏愿,却只能屈居黄州一隅,满腔的愁怨与压抑隐匿于歌咏之中。

(二)历史空没的虚无之困

当苏轼迷困于“望美人兮天一方”的个人政治悲剧中时,听闻客人箫曲如怨如慕,如泣如诉,随即便借客人之口再诉古今君臣一梦的历史悲剧。“西望夏口,东望武昌”,“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苏轼从眼前“月明星稀”的景象联想到赤壁之战中的曹操,流露出对先人戎马一生,建功立业的深切仰慕与渴望,看到曹操的斐然成就,不禁让苏子想到自己被贬黄州的政治处境。在儒家文化的影响下,苏轼一直把立德、立言、立功作为终生的价值追求,“有笔头千字,胸有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不难看出早年间苏轼渴望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但是当亲人离世,自己被迫卷入政治斗争,不屈孟德的宰相之才而今却只能屈居于此,历史充满了偶然性和不确定性,历史悲剧意识正由此兴起。

苏轼与友人将话题一转,提出英雄“而今安在哉?”的历史疑问,纵使当时曹操功高几何,如今又在哪里呢?一世之雄不也同样在历史的长河中,随着时间的流失消弭不见?汉唐建功立业的政治理念经过不断的割据战乱在宋代已经逐渐瓦解,儒家修身、治国、平天下的政治天道已不足为文人提供精神信仰和价值意义。这种历史虚无感一方面是对一切历史权威和绝对道德教条的否定;另一方面是由于历史的短暂性所引起的价值追问。这种伴随着政治价值消解的历史虚无感,使得苏轼信仰归宿的政治本体逐渐瓦解,也引发苏轼对个体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的思考。

(三)人生如梦的价值追寻

“一世之雄,而今安在?”的追问中苏子看到人的生死问题。“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物的永恒性与个体生命的短暂形成了巨大反差,人于天地宇宙之中不过是沧海一粟,人的百年生命较于永恒的宇宙更是短短须臾。面对这不可避免的死亡,在这短短的数十年中,人应该如何去实现自己的价值,随着这历史长河的推演,我们所创造的价值在这亘古天地中又有何意义?生命悲剧意识是对人的有限性的觉知,对肉体生命必有一死这一真相的揭露,更是对人须臾生命中价值意义的追寻。苏轼更将对人生短暂性的认识完美的表现在“人生如寄”与“人生如梦”的观念之中。

个体生命的须臾百年放在整个无限的时间长河中是微不足道的,“人生如寄”正是将有限与无限对比表现出个体生命的寄居性,从根本上打破了个体位于人生中的主体性,否定了人于客观现实中的持续性和稳定性,竭力表现人在世间活动的临时性,从而暴露生命价值的无意义。

苏轼对生命价值的怀疑进一步的表现在“人生如梦”之中。“人生如梦”的说法来自于道家“庄周梦蝶”的典故,指消除物我两界,万物一体,但是在佛道“色空观”的影响下,苏轼所说的“人生如梦”具有明显的悲剧色彩,将人生看作是虚无一梦是对生命实体与人世存在的双重否定,在他的诗中也常能品出人生空漠的悲凉之感,就如《永遇乐·明月如霜》中“古今如梦,何曾梦觉”。如果说“人生如寄”是在生命短暂性的基础上对人生价值的否定,那么人生如梦则是对“人”整体的直接否定。

(四)水月之间的悲剧消解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对水、月,逝者如斯、盈虚如彼的描述,既包含了对水、月永恒性的感慨与企羡,也包含了对人生短暂,时光流逝的叹息与无奈,面对“哀吾生之须臾”的生命悲剧,苏子始终能从自然水月的变与不变之间看出人生大道的有限与无限,从而获得“天地不能以一瞬”与“物与我皆无尽”的精神超越。水、月的永恒性吻合了“道”的存在方式,在苏轼的理性关照下,自然的水、月已经不仅仅是物质性的水、月,而是包含了哲学上“道”的含义。在水、月之中,苏轼领悟到了哲学中“道”的运行规律,并在自然之道中获得精神的内在超脱。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苏轼对自然的回归不仅体现在以自然现象观人生大道之中,还体现在对平凡生活的诗意享受之中。苏轼崇尚自然,但并未将自己消解在自然之中,他将佛禅超脱自适的精神放诸于天地山水与一草一木之中,在自然之道中探寻着自我本心的栖居之所。

二、《前赤壁赋》的教学探析

《前赤壁赋》写于苏子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期间,其关键点是悲,但旷达的苏子并未将悲写得直白枯燥,而是将他隐逸的表现在古今世事并消解于山川水月之间。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借苏子的乐天与“悲”字对比起兴,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其次引导学生从赤壁游玩、美人零落、孟德安在、水月之变这一基本的行文顺序中找出重点语句从而体悟苏子由喜而悲再尔喜的心理变化。例如,在赤壁游玩中“饮酒乐甚”这句话充分表现了苏子的喜悦,但是酒中之喜,不免也是悲中之喜。再次,指导学生自主探究苏子这种心理变化的原因所在,以此为切入点对《前赤壁赋》一文所具有的个人、历史、人生三层悲剧意蕴进行深层解读。在最后一环,通过苏子对水月之变的追问,带领学生了解苏子洞察古今万物的深邃思想与积极乐观的人生心态,和学生共同体味语文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前赤壁赋》这篇文章之所以能够成为千古经典,除了苏子清丽淡雅的语言与美好的赤壁景色之外,其更在于《前赤壁赋》一文中所饱含的深刻的哲学思想与苏子“一蓑烟雨任平生”的人生态度,其特点正在于将景理相融合,于方寸之间表现了中国上善若水的辩证哲学。因而在教学时,我们应着重带领学生感受苏子的人格魅力和其中所蕴藏的人生哲理,教出《前赤壁赋》一文的独特性。

“人生如逆旅,而我亦是行人”,历史长河中从不乏壮志难酬之士,而苏东坡的生命魅力正在于其历经搓摩,深知悲剧,却胸怀有超脱之气,行至于诗意人生。

参考文献:

[1]彭红霞.苏轼《前赤壁赋》的美学意蕴解读[J].文史博览(理论),2016(11):26-27.

[2]刘晗.苏轼的自然之思[J].中国苏轼研究,2019(01):193-203.

[3]张永芳.从《前赤壁赋》看儒释道思想对苏轼的影响[J].文学教育(下),2019(02):50-51.

[4]赵永.《前赤壁赋》的生命哲学[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8(33):47-48.

[5]李外平.探讨《前赤壁赋》中两个词的审美价值[J].文教资料,2010(20):37-38.

[6]张永宽.苏轼诗的悲剧意识[J].中国苏轼研究,2017(01):118-139.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