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芯鱼书刊网!

塞罕坝机械林场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建设发展对策

?作者简介:曹静,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发表于《新农民》期刊

 

  摘要:通过全面分析当前工作现状、科学研判未来变化趋势,搭建塞罕坝防灾减灾救灾体系,构建完备的森林防火、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极端自然灾害防御三大工程及其所辖各分系统和相关建设项目,以切实加强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建设,筑牢塞罕坝区域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为塞罕坝经得住时问和历的检验提供坚实基础。

 

  关键词:塞罕坝;防灾减灾救灾;发展对策

 

  塞罕坝林场通过多年的努力建设,成效显著,林场及周边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但是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与经济社会绿色发展不完全适应,还不同程度存在着减灾救灾信息化手段相对滞后、应急保障措施不力、注重单一灾种防范、重救灾轻减灾思想等弊端,这与作为京

 

  津冀协同发展牢不可破的生态安全屏障之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在建立健全防灾减灾救灾体系过程中还存在不少挑战。

 

  1现状与形势

 

  1.1全球气候变化,极端天气增多,自然灾害频发

 

  我国是世界上气象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与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有关的灾害占自然灾害的70%以上,且近年来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呈现频率增加、强度增大的趋势。在美国国家环境预测中心和大气研究中心NCEP/

 

  NCAR的国际通用分析模型上计算得出,塞罕坝区域的气候改变主要来源于大尺度气候影响。2010年、2014年,塞罕坝林场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率近20%,森林火情报警次数也高于往年平均水平,这都与极端气候条件紧密相连。未来,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塞罕坝区域强风、雷电、干旱等极端气候事件的发生频次和强度存在增多趋势,由气象因素引发的衍生、次生灾害,包括林业、地质等灾害有一定发生隐患。新时期,天气气候复杂多变对综合防灾减灾提出新挑战,塞罕坝的经济安全、生态环境安全等传统与非传统安全将面临重大威胁和严峻挑战,需要努力实现防灾减灾工作从注重灾后处理向注重灾前预防、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的观念转变,全面提升塞罕坝应对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已迫在眉睫。

 

  1.2防灾减灾能力有所提升,但综合化水平亟待加强

 

  从建场开始,塞罕坝就组建了森林防火队伍和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机构,开展了针对落叶松早期落叶病害防治、森林虫害防治、东北鼢鼠防治等研究工作,并进行了樟子松和落叶松的物候观察,观察结果被载入《中国实用科技大辞典》。同时,也对大风天数规律、降水与

 

  造林的关系、温度及无霜期变化等气象要素进行了连续观测和分析。据不完全统计,1962~2015年,塞罕坝林场结合生产设立课题,共产出72项科研成果,其中落叶松尺蠖生活史和防治研究、白毛树皮象防治技术规程等保护类12项,塞罕坝气温变化规律的研究、塞罕坝风天规律等气象资源开发类4项。目前,塞罕坝机械林场总场制定了《护林防火“百分制”定量考核办法》、《林业有害生物测报、防治工作百分制考核办法》、《森林植物检疫工作管理办法(试行)》等规章制度;全场有森林防火办事机构7个,人员39名;森林消防专业队7支,人员116名;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机构7个,人员25名;气象站1个,人员7名;仅有9座人工瞭望塔,部分森林消防运兵车、风力灭火机等防火机具装备;少量烟雾机、喷雾机、杀虫灯等防治设备。因此,需要清醒的认识到塞罕坝在人员队伍结构与基础设施设备保障能力上仍相对滞后,资源(森林、草地、湿地、生物多样性等)监测平台间,不同监测体系间协同、联动效果较差,一些关键监测指标的缺失,与保障区域生态安全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森林防火、有害生物防治等信息化手段落后,大数据融合度低,互联网等先进技术应用不足,与其“华夏绿脊中位,华北平原佑护之臂”生态定位不符的紧迫现状。应着重加强组织引领、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通过建立健全防灾减灾救灾体系,提高御灾能力,搭建立体化协同作战平台,实现“常态化防灾、综合化减灾、标准化救灾”的新时代要求。

 

  1.3可燃物载量持续增加,长期处于高火险状态

 

  塞罕坝是我国重点人工林地区,也是森林火险高危区,气候属寒温性大陆季风气候,春季常伴有大风高温天气,林场植被主要由针叶林、阔叶林、灌丛、草丛、草甸和沼生植被组成。其中,寒温性落叶针叶林代表植物为华北落叶松林,分布于海拔1340~1900m地段;

 

  寒温性常绿针叶林以樟子松林为主,主要分布在海拔1341~1884m地段。塞罕坝55年来始终实施严格的防火措施,从未有成规模的森林火灾发生,林内可燃物载量极大,具有爆发大规模森林火灾的风险,加之林场最西端的三道河口分场基本都在塞罕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范围内,林内植被覆盖率高且未进行修剪整枝,地表植被类型多样,林火隐患巨大。同时,三道河口与千层板分场(总场场部所在地)相邻,风向自西向东,一旦发生森林火灾,极易发展为不可控的局面。将塞罕坝气象站近60年的气象指标数据与国际气象研究通用的皇家

 

  荷兰气象研究协会KNMI上大尺度气候数据进行叠加分析,验证了本区域未来气象要素变化趋势适于林火发生的客观可能,而林火作为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因子,长时间火抑制会导致大量可燃物积累,火灾风险不断增加。加之塞罕坝作为生态文明建设典型范例,进场人

 

  员将激增,火源管理难度加大,这些都为发生大规模森林火灾制造了不安全的隐患。但塞罕坝的森林防火监测预警、通信和指挥等系统均亟待完善,目前尚不具备扑救重特大森林火灾的能力。

 

  1.4林分結构简单、树种单一,抗灾能力不强

 

  塞罕坝多年来始终以樟子松、华北落叶松为主要造林树种,长期的单一树种造林,致使树种(林种)结构简单,林分抵御森林火灾、病虫害等抗逆能力和后期生长速度下降,对森林健康状况,以及森林涵养水源、水土保持、防风固沙、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生态系统服务功

 

  能提出较大挑战。建场初期,林木幼小,有害生物危害发生轻微,但随着纯林面积的不断加大,林分的逐渐成长,有害生物的危害也日趋严重。从60年代初到70年代末,林场以造林为主,以落叶松为主的人工纯林处于幼龄林期,适宜有害生物大发生的环境尚未形成,此期间以落叶松尺蛾、两种线小卷蛾及早期落叶病为主的有害生物危害仅发生

 

  1万hm2次。从80年代初至今,林场的经营方针已由造林期转为经营期,林分多为中龄林、近熟林,以落叶松为主的森林生态体系基本形成,林内通风透光条件好,夏季温度适宜,落叶松腐殖层为有害生物提供了良好的繁衍生存环境,又因是集中连片针叶纯林,为有害生物的大发生埋下伏笔。据统计,塞罕坝共发生以落叶松尺蛾为主的各类有害生物危害20多万hm2次,有害生物种类多,虫(鼠)口密度大,危害迅猛、猖獗。将塞罕坝病虫害记录与温度、降水进行空间相关分析,得出病虫害与当地的温度显著相关,这说明病虫害爆发受季节性气候影响明显,并且在季节性气候里,与生长季的气候条件更为显著。近几年来,随着全球气候转暖,适生的有害生物种类不断地增加,食叶害虫、蛀干害虫、幼林地害虫、鼠害、病害等相继发生成灾。目前塞罕坝主要有害生物种类在20种以上,主要有两种线小卷蛾、落叶松尺蛾、松落针病、叶蜂等,有害生物发生危害的势头十分迅猛,如得不到积极有效的控制,势必会对塞罕坝的森林资源造成严重的威胁,加强监测预警、检疫御灾等建设,已是塞罕坝一项极为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2主要对策

 

  2.1加快推进综合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建设进程

 

  塞罕坝的综合防灾减灾工作是公共服务、公共产品和公共安全,新时代社会发展对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提出新的需求。当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结构不断优化,社会财富日益积累,人民群众更加注重生活质量、生态环境和幸福指数,这都对塞罕坝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了更高要求。但是,自然灾害潜在威胁和风险却更加突出,塞罕坝林场应切实加强综合防灾减灾工作,提高应对突发安全事件的能力,坚持生态建设为主、护林防火第一的发展定位,坚持经济效益服从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原则,加快构建完善的防灾减灾体系,建立灾害预警—防范—应急处置的保障机制,确保塞罕坝范例长期、稳定、可持续的发展。推动新时期塞罕坝防灾减灾救灾事业的进程,既要加强自身能力建设,也要发挥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保障塞罕坝资源和塞罕坝精神世代相传。

 

  2.2提高灾害监测预警水平,构建专业人才体系

 

  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信息化步伐明显加快,我国实施的网络强国战略、“互联网+”、“物联网”行动计划、国家大数据战略等一系列重大政策举措,为全面推进综合防灾减灾现代化提供了新机遇、新动力和新潜力。应以建立完备的森林防火和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预警监测系统为重点,同时搭建集合气象、水文、测绘地理信息、草原等灾害监测预报平台,加强多灾种和灾害链的综合监测,提高自然灾害早期识别和预警能力。同时,逐步完善预警信息发布系统,提高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的准确性、时效性和公众覆盖率,并开展以分场为单位的自然灾害风险与减灾能力调查,建设自然灾害风险数据库,形成支撑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的全要素数据资源体系。通过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以青年人才建设为重点,推进基础人才培养,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引进和培养在综合防灾减灾建设上急需的人才。健全培训体系,制定人才培养规划,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教育培训,保障将科学技术有效转化为生产力。

 

  2.3全面夯实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综合保障能力

 

  随着气候形势变化和进场人员流量可能出现的井喷式增长,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控压力及其它自然灾害形势日益严峻,需要着力提高防灾减灾的监测预警、通信指挥、快速反应、专业队伍能力等方面建设,提高塞罕坝御灾装备智能化、科技化水平。全场现有各类设施设

 

  备陈旧老化,信息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不高,应急防控工作缺乏快速判别和区域化、集约化、快速化处置的手段。为适应新时代信息化、智能化要求,在配备和更新相关设施装备的同时,需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减少人力使用,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对自然灾害监测预

 

  警、科学决策和应急处置等能力。并且,进一步完善“总场主導、分场联动、社会参与”的自然灾害防御机制,建成自上而下、覆盖全场的灾害防御网格化体系,不断加强灾害应急响应机制,全面提升塞罕坝防灾减灾工作的综合保障能力。

 

  2.4加大建设资金投入和科普宣教工作力度

 

  塞罕坝防灾减灾救灾体系是一项综合性强的聚系统工程,鉴于工程建设任务的特殊性和艰巨性,急需国家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在森林防火、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等工程建设方面,需要国家、地方政府从政策、资金、科技等加大支持力度,推动综合防灾减灾事业转型升级,要在项目审批、科技支撑等方面给予一定倾斜,充分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以新动能推进新发展,统筹建设防灾减灾救灾领域全面互联大系统。针对自然灾害预防难度大的现状,进行防灾减灾集中宣传十分必要,通过宣传可以增强人民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在自然灾害来临时将损失降到最低。同时除塞罕坝林场自身外,各相关部门也要将防灾减灾宣传常态化,利用新媒体、自媒体等多种形式,普及防灾减灾知识,提高防灾减灾意识,全面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形成共参共建防灾减灾事业的良好局面。

 

  参考文献

 

  [1]彭军.关于健全防灾减灾救灾体制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民政,2015(1):36-37.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