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音乐与影像的结合被称为音乐可视化艺术,是新时代艺术发展下的突出表现。本文将根据音乐艺术与影像艺术的融合,对音乐可视化发展及用途进行探讨。
关键词:音乐艺术;影像艺术;音乐可视化艺术;发展
作者简介:柴伦党;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音乐系
引言
音乐给予人的感官的联想是通过耳朵进行的,耳朵是作为音乐给人的感受的载体,简单的来说就是明确了音乐是以声音作为基础发展的艺术形式,通过优美的旋律带给人听觉享受和听觉盛宴,在我们的生活中,通过音乐艺术可以更加美妙的将许多东西灵活地展现出来,例如影像给人的感官的联想是通过眼睛进行的,我们用眼睛去观看表演,用耳朵去聆听演奏,用心去感受美和艺术的结晶,这样才能完成为完美的艺术,而音乐可视化艺术则是将两种艺术结合在了一起给人了,一种全新的体验和享受,享受视觉和听觉的完美融合。
一、音乐可视化概念
音乐可视化的概念,就是指在如今信息时代发展的今天,互联网迅速席卷众多可视化信息,其中之一,音乐也是其中的一种表达和展现方式。音乐的可视化的艺术呈现,主要是以视觉为核心的,然后再配音乐的演奏,用耳朵作为载体去感受音乐的美,并且通过多种方式去满足人们对音乐的各种诉求,这是如今新时代下音乐可视化的最终极目标。音乐可视化艺术能够以通过音乐作品表现的内外部结构,并且通过智能和理解分析等方式,给大众一种最直观的音乐体验和艺术盛宴,音乐可视化是时代发展的产物,也是新时代新艺术形态的表现方式,其中不仅仅是音乐影像,简单的结合更是数字音频动画图图像处理影像图像生成等综合新时代技术的发展融合产物,音乐信息提取技术主要是识别并提取音乐中的高音及节奏信息等,从而生成图像,并帮助音乐具象化了,让音乐表现得更加直观,更加让人看得懂,不再是原本抽象的音符等,并且综合主观评价技术,对于以上操作可视化结果进行评价,用于帮助音乐可视化作品更加完整,统一声乐艺术也更加的和谐,如果将音乐进一步的扩大扩声,要求则可以将作品内容和演奏特点等进行完美的融合,给人以一种艺术的升华享受。
二、音乐可视化分类
(一)音乐可视化分类
音乐可视化分类主要分为交互性,实时性为数体验感以及音频数据类型,这五大类型具体情况包括如下5个方面,
第一,交互性
交互性就是指对音乐可视化进行交互性的分类,交互性又包括两大类别,第一,交互式可视化,第二,非交互式可视化。这两种形式在计算机播放多媒体程序时,编程人员可直接对此程序发出命令,并且由任务务程序自行发展,编程人员必须在程序运行中对其下发指令,才能做出反应,这就是实现交互性的功能。
第二,实时性
实习性可视化是指在规定时间内对系统指令做出相对应的反应,实时性可以分为两大类别,其一是软实时,其二是硬实时,这两种实时之间是存在一定的差异的,但是两者之间又是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比如在应用要求系统95%的情况下,可在规定时间内对指令进行反映,那么并不一定要达到100%完成,因为有时98%的完成数就足以满足用户了,并不需要达到100%的要求,所以这就是软实时系统完成音乐可视化的过程
第三,维数
目前影视化发展的方向分析二维逐渐开始走向淘汰阶段,随之而来,三维正在慢慢的进入市场,三维的世界可以给人以二为步,无法给到的真实和独特的视觉效果。
第四,体验感
体验感则是指用户沉浸式的体验指数来分析的,通过沉浸度指数,将其主要分为三类,其一是完全沉淀时,其二是扮成电池,其三是飞尘电视,无论是哪种沉淀方式,根据用户精神陈进度的分析来看,用户对音乐可视化的提示体验感也是极强的。
(二)音频数据类型
音频与结构性音频的提取方式和方法都是有不同点的,自然音频主要是对MP3等格式音频的内容进行特征性的分析提取但是为了能更加的自然对音频提取的更加准确和便捷,需要再提取前对原始音频数据进行处理目前主要的处理方式是薄里叶分析变换法或者固定窗口变换法等两种方式这两种方式对于音频的数据处理更加的准确方便,并且不会破坏原始音频数据。而结构性音频只是根据格式转换规则来对音频的数据特征进行转换提取这类音频数据主要是通过指令组合成的控制声卡发音提取的,并且这类提取方式非常容易,在音频特征中的相关信息中提取到。
三、音乐可视化研究进展
(一)音乐特征提取
并且对音乐特征进行分类,主要分为基本音乐特征复杂,音乐特征整体音乐特征这三大类。基本音乐特征中,除了音色高低音阶长短音浪强弱外,其复杂音乐特征的提取则需要依靠基础的音乐特征来进行提取然后其中还包括音乐节奏,音乐旋律等。而整体的音乐特征则包括以上两种音乐特征的基础分析,音乐,情感曲风等内容。所以对于音乐的提取,首先需要选择一种音符,这样可以帮助后续音符提取,提高的准确率,通过对wav格式的音乐文件进行分析,就可以获取音乐样本数据的信息,从而获取信号,包括限时需提前对信号进行压缩降噪等处理,这样可以提取得到的信息准确度更高,然后就可以利用这些转换方式对提取的信号分值进行检验,这样可以使得到的音乐中所含的音符更加的精确化。之后可以利用划分小节的设计方法,直接对音符音色高低音阶长短等进行特征提取分析然后根据划分小节在音乐信号中展现的乐理特征进行设计从而直接提取出小节线,而对于小结性的小结分析,获取整个小节线的音色高低,音音阶长短等音浪强弱,平均值及稳定性等完成整个提取自然音频特征的过程。所以在结构性音频特征提取,主要是以早期的MIDI格式为主这种方法可以直接以宠将已有的音乐文件内获取的音符和小节完成音频对照工作,提取后可以将音乐特征的提取研究方向放在情感特征的识别上。根据MPEG4音频数据可视化标准,可将其分为两种:自然音频、结构性音频。而自然音频可分为一般音频和语音形态,比如:MP3、其他数据压缩音频;结构性音频是由多种不同指令的结合而形成的,主要是指MIDI,可对音频特征进行明确提取,十分便捷。
(二)情感检测和情感表达
音乐历来都是作者通过音乐作为载体来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而听众从音乐中不仅可以得到艺术和美的享受,还可以感艺术的陶冶和熏陶,更可以通过音乐来和作者共同感受喜怒哀乐,也可以通过音乐来表达自己内心的不同感受等,所以表面情感表现在音乐中极其重要,甚至于影响音乐创造人的音乐创作思路。在音乐情感的特征与识别中提到了音乐情感色彩提取与分析,可利用多元分析法,这种多元分析法只需将测试音乐表现情感由舒缓到激昂进行分类即可然后利用数字化信号处理技术,从多个方向对音乐特征进行探讨这样可可以更进一步的将冰冷的音符拥有人类的体验感和情感,能够更加明确和清晰的识别音乐中所包含的情感类型,而中国音乐学院音乐专业的学生,对于民族乐器以及厅进行了听觉试验,主要是为了分析民族乐器的属性,然后对民族乐器所表达的情感进行准确的描绘这就是对对象的评价的一种手段和综合评价的一种方式,通过对每个人评价人对评价对象的分类建议进行综合统计,通过百分比的方式来确定每种评价对象的数据,结果这就给了评价对象一定的情感性病,并且还包括一定的科学性所以这次试验对于音乐情感特征识别极具重要意义,并且让民族乐器的未来发展也有了较为准确的地位和保护音乐,都是由多种不同音符组合而成的,每个服应该都有其不同的特征和特色,但是却无法表现出准确的情感,而是需要单个音符组合成音乐的,这样才能较大程度上的满足大众的需求,进行情感的传达另外,还需要通过每个音符发音,长短音阶高低,全力速度等才能充分展现音乐情感的奥妙。
(三)虚拟现实
信息时代来临,各行业结构都得以转型,尤其是虚拟技术让音乐行业更加智能化,在虚拟技术支持下,音乐事业迎来高峰,让音乐可视化艺术越发成熟,更具有感染力。虚拟技术可视化音乐展现方式是通过探梦馆得到的启发,探梦馆是由弗兰克•奥本海默创建的,原名为旧金山探索馆,将一座古建筑建设为集视觉、听觉、触觉为一体的多种感官体验,并带有互动模式的科学探索馆。这个探索馆于1969年建成,为后来的博物馆研究及音乐可视化艺术带来极其重要的研究意义,这个探索馆会定期更换探险互动主题,主要是音乐与乐器的发展历程,给美国音乐和乐器的发展史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让音乐可视化形成了初期模型,通过让表演者深处虚拟空间的一种方式,在美国流行开来。虚拟技术让音乐可视化作品拥有极强的感染力,让身处其中的表演者及听众更能深入其中,是音乐可视化发展中不可缺少的技术。
四、音乐可视化的用途
音乐可视化艺术可运用至多领域,比如:酒吧、演唱会、音乐节、电子音乐表演等,利用LED屏幕图像变化与音乐结合后呈现出不同场景,强烈的视觉冲击让观众身临其境。比如,跳舞的线,音乐与游戏结合既能提高娱乐性,又能增加游戏的可玩性,让玩家充分体验音乐及游戏带来的愉悦。比如:在教育中可通过音乐可视化辅导有听力障碍的儿童学习音乐,弥补听力障碍儿童的听力缺失,同时让听力障碍儿童更好地体验丰富多彩的生活,在音乐可视化中提升自我表达能力,释放自身不良情绪等,还可对自闭儿童进行开导等,都是音乐可视化对人们生活带来的改变。
结语
随着时代经济的不断进步发展,艺术成为人们追求生活品质的一种方式,而音乐艺术则是最容易实现、最具感染力的一种,音乐可视化艺术则满足了人们双重感官体验,从视觉及听觉上提升人们的音乐融入感,让音乐有了多种表达方式,且能满足娱乐、情感体验、教育等多种要求,实现人们对音乐的美好向往。
参考文献:
[1]赵维平,孙宁,杨晓春,郑国真.基于知识图谱的东方音乐可视化教育研究与应用[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18,40(01):56—62.
[2]张辉,王旭,孙洋,王硕.音乐可视化主题结构的特征研究[J].艺术教育,2018(17):40-42.
[3]王钧平.音乐可视化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实例[J].演艺科技,2018(05):11-16.
[4]张雪,刘小波.当代流行音乐的视觉化呈现及反思[J].四川戏剧,2018(04):103-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