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袁萌萌1,袁鑫2,1.辽宁师范大学心理学院,2.河北省邢台市宁晋县私立求知学校;发表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期刊
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互联网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但互联网是一柄双刃剑,互联网的不当使用对青少年的生活、学习、身体和心理等各个方面造成了负面影响。在青少年问题性网络使用的诸多影响因素中,父母控制所起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父母控制包括行为控制和心理控制,适度的行为控制有助于青少年合理控制上网时间,心理控制会导致青少年产生非适应性认知,进而引发网络成瘾。家校协同,改善教育方式,加强沟通,有助于预防青少年网络成瘾。
关键词: 父母控制;问题性网络使用;教育建议;
一、引言
互联网是青少年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人们进行人际交往、信息获取和休闲娱乐的重要工具。然而,不适当的互联网使用会妨害人们的身心健康。研究者将这种不适当的互联网使用称为问题性网络使用(problematicinternetuse)[1]。以往研究发现,我国青少年问题性网络使用检出率约为6%[2]。问题性网络使用是指给个体的心理健康、社会行为和家庭生活等方面带来消极影响的网络使用行为[3],具体表现为,问题性网络使用者很少把时间用在个人的实际生活当中,不愿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不喜欢进行人际交往,在互联网上投入过多时间与精力,以此来摆脱生活中的烦恼与苦闷。过度使用互联网会导致个体获取一些错误的、误导性的信息,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学习,甚至迷恋网络,引发其他更严重的后果。
父母控制是家庭教养方式中的核心维度,对青少年发展具有重要而特殊的意义。父母控制通常包括行为控制(behavioralcontrol)和心理控制(psychologicalcontrol)两种形式[4]。父母对子女的行为控制主要表现为父母以询问的方式主动了解子女的外在活动表现,同时对子女的行为施加一定的要求和限制。父母对子女的心理控制是指父母通过引发内疚、爱的收回、权威干涉等方式操控孩子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是父母强加在孩子心理和情绪发展中的控制意图[4],表现为父母自以为看穿了子女的内心世界,剥夺子女独立思考、表达情绪及想法的权利[5]。
青少年正处于心理断乳期,一方面,他们仍依赖父母,希望获得父母的支持;另一方面,又希望与父母保持距离,获得独立。青少年由于身心发展还不够成熟,父母的控制和管教仍然十分重要。适当的父母控制可以增强亲子亲密度,提升青少年的自主性及主观幸福感;不适当的父母控制则会降低亲子亲密度,破坏其自主性,阻碍青少年个性发展及社会能力的发展,诱发问题性网络使用[3,5]。那幺,父母控制是如何影响青少年问题性网络使用的呢?父母应采用何种控制方式才能有效帮助青少年安全度过这个特殊时期,降低问题性网络使用行为的频率呢?教师和学校又该做些什幺来协助家长完成这项任务呢?下文将进行详细阐述。
二、父母控制对青少年问题性网络使用的影响
在青少年问题性网络使用的诸多影响因素中,父母控制所起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青少年正处于渴望与父母保持距离从而实现自我独立的“分离一个体化”时期,在这一特殊阶段,恰当的父母控制能给青少年以正确引导,使他们不易误入歧途;不当的父母控制则可能限制青少年“分离一个体化”的正常发展,从而诱发问题性网络使用[2]。对于正处在青春期的青少年学生来说,不同形式的父母控制对问题性网络使用行为有着不同的影响。
(一)父母行为控制
父母行为控制是指父母通过对子女物质世界的操控进而对子女的行为进行控制和管理的行为。父母行为控制是一种积极养育方式,它有助于培养青少年的规则意识,使他们明白社会的运行需要一定的规则,并清楚地了解社会规则。父母行为控制主要包括主动询问和限定管束,主动询问是指父母以询问的方式主动了解子女的外在活动表现;限定管束指父母对子女的行为施加一定的要求和限制。研究证明,父母行为控制与青少年的学业成绩呈显着正相关[6],同时也能有效遏制青少年的问题性网络使用行为[1]。青少年问题性网络使用同物质滥用、违法犯罪等其他问题行为一样,在父母的行为控制下能够得到有效遏制。适度的行为控制能使青少年科学认识网络,合理控制上网时间,正确看待网上内容。
(二)父母心理控制
进入青春期的青少年对自主发展、情感表达的需求会迅猛增加,然而在高父母心理控制下的青少年往往不被允许有过多的自主空间和独立意识,这正好与他们渴望的自主性发展背道而驰。所以,部分青少年便通过网络世界去补偿这份缺失的心理需要。父母对孩子内心的侵扰,对其语言、思维、情感等表达的控制,妨碍了孩子自主发展的需要,使他们面临更大的心理压力,影响了他们的人生轨迹。如果父母行为控制水平低、心理控制水平高,往往不利于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7]。
李丹黎、张卫和王艳辉[5]发现,心理控制会导致青少年产生非适应性认知,进而导致青少年问题性网络使用行为——网络成瘾的产生,使虚拟网络世界成为他们心灵的停靠港湾。研究表明,父母心理控制正向预测青少年问题性网络使用的产生和使用情况[5],甚至导致青少年网络成瘾[8],产生抑郁情绪[9]。
三、教育建议
第一,父母改善控制方式,进行良好沟通。
父母应该充分认识到自己的教养方式与孩子问题性网络使用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而矫正自己的不良控制方式,适当增加行为控制,减少心理控制,与孩子建立健康、平等的亲子关系,让子女能够领悟到父母给予的支持,提高亲子依恋水平,从而降低问题性网络使用行为出现的概率。
研究表明,青少年在与父母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保持良好交流的情况下,可以降低网络成瘾行为的发生[10]。良好的沟通取决于父母与孩子的沟通技巧和双方的沟通意愿,这两个因素是相互促进的。良好的沟通技巧会拉近亲子之间的关系,增强沟通的意愿;反之,亲子关系可能愈加疏远,从而降低沟通意愿。当孩子表现出良好的沟通意愿时,父母应该尽可能提供情感支持,让当孩子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避免对当孩子的行为和思想进行过度控制。
第二,学校制定相关手机使用的规章制度。
首先,学校作为学生管理的主导者,应完善关于手机使用的规章制度。在校期间不允许携带手机,学生可以通过班主任或是宿舍管理员与家长联系。若是有急事必须携带手机,也不能将手机拿到教室,最好将手机交由班主任。这一规定除了要和学生交代清楚,也要告知家长,家校只有相互配合,才能有效预防青少年手机成瘾。
其次,学校应成为家长与学生的沟通桥梁。学校可通过班会、开放日、运动会、家长会或心理专题活动等方式邀请家长到学校来,增进亲子互动。
再次,班主任作为家校联动体系中的执行者,要多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当学生出现私带手机、上课使用手机等情况时,应及时联系家长,家校联合,预防学生问题性网络使用行为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宋静静,李董平,谷传华,等.父母控制与青少年问题性网络使用:越轨同伴交往的中介效应[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4,30(3):303-311.
[2]雷雳.青少年“网络成瘾”探析[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0,26(5):554-560.
[3]Parental psychological control: revisiting a neglected construct.[J] . Barber B K. Child development . 1996 (6)
[4]Associations between parental psychological and behavioral control and youth internalized and externalized behaviors.[J] . Barber B K,Olsen J E,Shagle S C. Child development . 1994 (4)
[5]李丹黎,张卫,王艳辉,等.母亲心理控制与青少年问题性网络使用:非适应性认知的中介作用[J].心理科学,2013,36(2):411-416.
[6]The role of parents’ control in early adolescents’ psychological functioning: a longitudinal investig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J] . Wang Qian,Pomerantz Eva M,Chen Huichang. Child development . 2007 (5)
[7]Mother knows best? Inhibitory maternal gatekeeping, psychological control, and the mother–adolescent relationship[J] . Erin Kramer Holmes,KayLee C. Dunn,James Harper,W. Justin Dyer,Randal D. Day. Journal of Adolescence . 2013 (1)
[8]申子姣,房超,张锦涛,等.父母行为心理控制与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2,20(5):652-655.
[9]赖雪芬,张卫,鲍振宙,等.父母心理控制与青少年抑郁的关系: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4,30(3):293-300.
[10]邓林园,方晓义,伍明明,等.家庭环境、亲子依恋与青少年网络成瘾[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3(29):305-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