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芯鱼书刊网!

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分析及对策

作者简介:陈燕华,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上底初级中学;发表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期刊
 
  摘要:青少年时期是个体身心快速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情绪波动大、容易做出极端行为的阶段。当个体在生活中遭遇挫折,如果缺乏合理有效的情绪调节策略则容易导致心理障碍,做出过激行为,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就是其中之一。近年来,因情绪调节危机引发的非自杀性自伤行为较为多见,且有上升的趋势,严重影响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也为学校的安全管理埋下隐患。结合学生自伤案例,分析了自伤行为的心理成因、情绪特征,并从学校和家庭两方面提出对策。
 
  关键词: 非自杀性自伤行为;青少年;心理分析;应对策略;
 
  一、自伤行为事件
 
  (一)什幺是自伤行为
 
  自我伤害行为(selfinjuriousbehavior)通常是指个体在经历了强烈的情感痛苦之后,为发泄心中的愤怒和自我憎恶之情,蓄意以不同方式破坏自己身体组织的不被社会认可的一种严重损害个体身体健康的行为,这类行为不仅会直接伤害到个体的身体,也会对个体的社会关系造成不良影响[1-3]。自我伤害行为是一种消极的情绪调节方式,更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病理现象[4]。有学者根据个体在实施自伤时是否存在死亡意图,将自我伤害行为分为两类:一类是自杀行为,另一类是非自杀性自伤行为(non-suicidalself-injury)[5],其中,“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就是大家通常所说的“自伤行为”。
 
  (二)对“自伤行为”事件的探究
 
  1.对一个“自伤行为”案例的回顾
 
  2020年9月29日下午,本校701班的一位学生匆忙来找老师,说班里女生小慧(化名)拿刀子在自己的手上割出了一道道伤口,伤口还在流血。班主任第一时间赶到,先把小慧带离班级,再安抚她的情绪,对伤口做了简单的处理,减轻其生理和情绪上的痛苦;通过谈话,初步了解了小慧情绪失控的原因。之后,班主任把情况告知了学校领导。由于我已通过了心理咨询师基础培训的综合考试,又是本班的科任教师,所以学校领导让我对她进行心理辅导。
 
  在心理咨询室内,我撩起小慧的袖子,发现她白皙的手腕上有十几道新旧交替的伤痕,其中一些伤口已结痂。
 
  2.自伤者的心理历程
 
  (1)引发自伤的应激事件。班里同学拿她和前桌的男生开玩笑,以此为乐多次进行恶意编排。
 
  (2)自伤过程中的身心感受。小慧在回忆自伤的身心感受时说道:“刀子刚划上去时特别疼,然后就慢慢麻木没什幺感觉了。疼痛过后全身感觉非常轻松,看着鲜红的血珠从手腕处缓缓冒出,有种满足感,觉得很过瘾。当烦恼压抑时,每划一刀身心都会感到放松,烦恼也就没有了。”
 
  (3)动机溯源。对小慧来说,自伤所带来的身体上的痛感远低于心理上的痛苦。她用刀划伤自己来排解痛苦烦恼的行为已不是第一次,之前在家和母亲发生冲突或情绪压抑时也曾这样做过,通过伤害身体的方式获取情绪上的释放。
 
  3.校园内自伤行为排查
 
  事件过后,学校发动班主任联合科任教师及学生,对有极端情绪或过激行为的学生及时了解排查。在排查中我们发现,本校701班有位男生小春(化名),他的手腕上也有多道较浅的伤痕;801班一位女生小珠(化名)在跟班里的同学发生矛盾时,曾用小刀划伤自己的手。在心理辅导室里,他们说出了各自内心的感受。小春说:“我和小慧有过相同的经历,听小慧说用刀划伤手腕的时候不会痛,感觉很爽,就想尝试。”小珠说:“我和朋友在玩,她的话让我非常生气,我当时很冲动,用手掐她脖子,过后她说不和我做朋友了,我很后悔,怕失去友谊,就用刀割自己,想吓唬她,让她可怜我,还和我做好朋友。”
 
  在心理辅导过程中,我发现这几位学生都没有自杀的意图,其行为都属于由情绪调节困难引起的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因此,需要特别关注自伤发生前的应激事件、过程感受、动机等,以及在当时的情形下为何选择自伤而非其他方式,然后据此制定干预措施,帮助这些学生慢慢学习正确的表达情绪的方式方法,不再自伤。这需要家校协作,多方配合,或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二、自伤行为心理成因分析
 
  (一)自身因素
 
  心理发展和身体发育的不协调是导致自伤行为的重要因素。进入初中后,不少学生感受到了不适应和学业压力,再加上处于青春期,体内性激素的分泌,身体快速发育,这些因素加在一起,共同影响着他们的情绪[6]。青少年的情绪具有不稳定和不成熟的特征,起伏变化快,反应强烈,易受心理暗示和从众心理的影响。如果他们长期处于强烈的负性情绪中,并缺乏有效的调节方法,就易产生自伤行为,借身体的疼痛来释放情绪,从而使负性情绪得到暂时缓解。情绪的消极性、情绪表达无能、情绪调节困难、高情绪反应性和低痛苦容忍度,都易引起自伤行为,甚至导致上瘾性的自伤行为。
 
  另外,自伤行为也与青少年自身的人格特质有关[7]。从大五人格上的差异看,自伤者的神经质水平较高,宜人性和尽职性较低,情感普遍丰富又不成熟,容易感到压抑并产生负性情绪,在情绪问题的处理上带有明显的冲动性和攻击性。
 
  (二)环境因素
 
  首先,家庭因素。亲子关系对青少年的身心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叛逆是青春期孩子成长的必经之路,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更需要来自父母的关爱和陪伴[8]。但是不少父母对自己孩子生理和心理的成长变化并不了解,在面对孩子叛逆时,为了缓解自己内心的压力和焦躁情绪,会通过打骂、不恰当的比较、讽刺等方式粗暴管教,对孩子行为事件背后的诱因缺乏关注和了解,让孩子感到不被尊重、不被接纳。孩子的心理感受没有被接纳,心理需求没有被看见,却要承受父母的粗暴管教,自然会产生抵触情绪,会通过更激烈的反应甚至用自伤的方式来宣泄情绪,呼唤内心渴望的东西。
 
  其次,学校和社会因素。学校和社会中发生的应激事件与青少年自伤行为有明显的正相关,如考试失利、与同伴的人际交往受挫、校园霸凌等,都会对青少年的认知、情绪、人格发展产生影响。其中,同伴关系的影响尤为重要,来自同伴的冷落、排斥、嘲讽和孤立,易让青少年感受到挫败,孤独感和压抑感增强,当负性情绪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容易引发非自杀性自伤行为。此外,同伴之间的相互模仿也容易引发自伤行为。
 
  三、自伤行为的情绪特征
 
  大多数伴有自伤行为的个体有着如下五种情绪特征:
 
  1.情绪的消极性。有研究者采用日记法研究了自伤者和非自伤者的日常情绪体验,结果发现,自伤者比非自伤者体验到更多消极情绪,特别是对自我的不满[9]。
 
  2.高情绪反应性。有研究者采用情绪反应性量表测量了个体自我报告的情绪反应,该量表主要测量情绪反应性的三个方面——情绪敏感性、情绪唤起/强度和情绪持久性,结果显示,自伤者在这三个维度上的得分都高于非自伤者[10]。
 
  3.情绪表达不能。情绪表达不能(alexithymia)是影响个人情绪体验和表达方式的一种认知情感障碍,以个体不能适当表达情绪、缺乏幻想、实用性思维为特征[11]。
 
  4.情绪调节困难。大量研究表明,情绪调节是自我伤害行为最主要的功能之一,情绪调节困难能有效预测自我伤害行为[12-13]。青少年在自我伤害行为频次、自我伤害行为水平和情绪调节困难、冲动性的总分上均有密切关联。
 
  5.低痛苦容忍度。痛苦容忍度指个体对痛苦的忍受程度。缺乏压力容忍度一直被视为是自伤者发展和维持自伤的重要解释因素[1]。当经历了强烈的负性体验时,个体在低痛苦容忍度的情况下,倾向于用自伤行为来使自己逃避当下的不愉快体验[1]。
 
  四、应对策略
 
  对于青少年学生的自伤行为,该如何预防和处理,降低其发生率呢?
 
  (一)学校方面
 
  多开展切合青少年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的文娱活动和体育活动,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让他们的身心得到自由伸展的空间。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关注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引导他们正确认识情绪,找到合理有效的情绪调节方式,提高抗挫折能力。
 
  做好学生心理问题的排查工作。班主任在班里设置心理委员,发现有极端情绪或过激行为的学生及时关注和上报,及时给予疏导。
 
  心理教师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及时帮助有情绪危机和出现自伤行为的学生走出情绪的雷区,平时对此类学生要高度关注。
 
  (二)家庭方面
 
  父母要多留意孩子情绪的变化,接纳孩子的情绪波动,避免简单粗暴的沟通模式,多陪伴多倾听,给孩子的坏情绪一个“抛弃空间”,减少负性情绪的积压。
 
  父母要注重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平时要注意言传身教,引导孩子学会宽容别人,正向升华情绪。当发现孩子有自伤行为时,切勿讳疾忌医,及时向专业人士寻求帮助。
 
  父母应关注孩子的同伴,与孩子的朋友多接触,了解孩子的动态。青春期的孩子有心事更愿意跟自己的同伴倾诉,往往最先发现孩子情绪问题的是孩子的同伴。另外,父母对孩子身边的同伴要适当把关。在本文开头的案例中,我们发现,青少年之间会互相观察模仿,如果发现孩子的同伴有自伤行为,要多加留意。
 
  最近几年,由情绪危机事件引发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且多见于青少年,初次自伤年龄集中在12~14岁,而且不只采用一种自伤方式。部分人将自伤的青少年视为“问题青少年”,这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是二次伤害。希望社会各界高度重视有自伤行为的青少年,并给予帮助,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护航。
 
  参考文献:
 
  [1]鲁婷.自伤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发生过程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
 
  [2]Self-harm[J] . Keren Skegg.  The Lancet . 2005 (9495)
 
  [3]Prevalence of deliberate self harm and attempted suicide within contemporary Goth youth subculture: longitudinal cohort study.[J] . Young Robert,Sweeting Helen,West Patrick.  BMJ (Clinical research ed.) . 2006 (7549)
 
  [4]韩沙沙.青少年自伤行为的影响因素[J].心理学进展,2019,9(2):248-254.
 
  [5]Introduction to the special section on suicide and nonsuicidal self-injury: a review of unique challenges and important directions for self-injury science.[J] . Prinstein Mitchell J.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 2008 (1)
 
  [6]Solving the puzzle of deliberate self-harm: the experiential avoidance model.[J] . Chapman Alexander L,Gratz Kim L,Brown Milton Z.  Behaviour research and therapy . 2006 (3)
 
  [7]The functions of deliberate self-injury: a review of the evidence.[J] . Klonsky E David.  Clinical psychology review . 2007 (2)
 
  [8]Daily emotion in non-suicidal self-injury.[J] . Victor Sarah Elizabeth,Klonsky E David.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 2014 (4)
 
  [9]The Emotion Reactivity Scale: Development, Evaluation, and Relation to Self-Injurious Thoughts and Behaviors[J] . Matthew K. Nock,Michelle M. Wedig,Elizabeth B. Holmberg,Jill M. H
 
  [10]One-Year Test-Retest Reliability of the Inventory of Statements about Self-Injury (ISAS)[J] . Catherine R. Glenn.  Assessment . 2011 (3)
 
  [11]冯玉.青少年自我伤害行为与个体情绪因素和家庭环境因素的关系[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8.
 
  [12]The functions of deliberate self-injury: a review of the evidence.[J] . Klonsky E David.  Clinical psychology review . 2007 (2)
 
  [13]张天布,何巧丽.自杀的“真相”——心理学视野下的自杀解读[J].心理技术与应用,2013,1(3):58-59.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