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彭岚,湖南常德市第一中学;发表于《中学语文》期刊
摘要:古代诗歌阅读选择题是学生考场上极易失分的题目,很多学生解题时由于文本阅读能力不强,只能过度依靠选择题的文字信息来读诗,做题时极易掉入出题老师的设误陷阱。要纠正学生这种粗陋的解题方式,必须切实提升他们阅读古代诗歌的能力,指导他们根据选项对文本进行有效的指向性阅读,借助解题所需的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切实提升解题的准确率。
关键词: 文化传承;古代诗歌阅读;选择题;必备知识;关键能力;
基金资助: 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一般资助课题《基于“文化传承与理解”的高中语文教学研究》(课题批准号:XJK19BJC018)阶段性研究成果;
诗歌是中华传统文学宝库中璀璨的明珠,是中华文明浪漫的源头。让高中学生学会读古代诗歌,理解并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体味跨越时空的文字魅力,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因此,在高考语文试卷中,古代诗歌阅读的考查也从未缺席过。但是从学生的阅读体验来说,古代诗歌是不明觉厉的存在,有的学生是可意会难以言传,而更多的学生是意会都难,学生对古代诗歌阅读之畏惧已成常态,于是,在面对古代诗歌选择题时,也常常十有八九会判断失误。
诗歌文本阅读的难点在于:其篇幅短小,所以阅读留白空间大;其自古而来,所以阅读的时空壁垒明显;其音律相对严格,所以阅读的语序需要突破常态;其惜字如金,含蓄蕴藉,所以阅读时若失之毫厘,常常谬以千里。可见,古代诗歌阅读既是对学生文言字词、文化常识、文学典故、文学审美等必备知识掌握的考查,也是对学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等语文核心能力的考查,其间更涉及形象思维、逻辑思维等高阶思维运用。对于古代诗歌阅读选择题,因高考考查时常常是四错一的比例,所以有人认为,这比文字简答题要简单多了。其实近年来,古代诗歌阅读选择题更侧重于言意的考查,所设置的错误选项往往迷惑性非常强,如果考生没有独立阅读诗歌的能力,就会被选项牵着鼻子走,从而落入出题老师的干扰陷阱,产生错误的判断。
之所以会产生误判,大多是因为学生喜欢采用碰运气解题法。在筛选错误选项时,遵循选项在前的筛选经验,对选项本身思考得多,对诗歌文本思考得少,只求在选项中挑出一些“皮肤病”,看似在借力打力,实则最易上当。这樣的诗歌阅读,将选项放在诗歌文本之上,属于阅读上的本末倒置。如果选项错误设置明显,运用这种方法确实能发现漏洞。但是高考的诗歌阅读题,多半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出题老师会选择诗歌理解鉴赏上的难点、易混点、易错点设置选项,要求考生结合诗歌对其进行辨析,以达到对考生古代诗歌阅读鉴赏能力地深入考查。
所以,要提升诗歌阅读选择题的准确率,就必须要丢弃这种解题方式,在认真阅读选项的基础上,对选项进行合乎阅读规律的科学辨析,这样才能做到准确选择。在阅读选项后,针对选项涉及的文本区间、说话对象、关键用词、前后逻辑进行相关的信息提取和比照分析。这是对诗歌文本进行再次精细阅读的过程,更是在选项情境下的指向阅读,学生必须调动古代诗歌阅读相关的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因此,教师指导学生做诗歌阅读选择题,除了要让他们关注选项,还必须要引导他们从选项中跳脱出来,根据选项对文本进行有效的指向性阅读,这样才能做出更加准确地选择。
一、关注选项对诗句重点字词的解释,在文言语境中发现选项的不足
在古代诗歌阅读的必备知识中,正确理解文言字词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对诗歌中重点字词有合乎语境的正确理解,是学生解读诗歌的重要一环。高考诗歌选择题选项的设误,经常从这个角度设题。所以,学生在阅读古代诗歌时,首先要将自己置身文言语境中,不能简单地以现代汉语的常用解释来代替文言环境下字词的理解。其次要加强文言字词基本功,对文言字词的古今义、通假义、一词多义以及特殊的语境义都要特别敏感。只有具备了对文言字词敏锐的感悟能力,才能在选项中快速判断出设置在字词理解上的错误点。2019年高考新课标Ⅱ卷《投长沙裴侍郎》D选项“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待恩惠的态度,不随便接受别人的恩惠,受恩必报”,就是对尾联“男子受恩须有地,平生不受等闲恩”中“地”字的错误理解,“地”在这儿明显是由“见地”而产生的语境义“原因”,所以作者表达的不是“受恩必报”的意思,而是“受恩必须事出有因”的意思,选项犯了无中生有的毛病。2018年高考新课标Ⅰ卷《野歌》B选项“诗人虽不得不接受生活贫穷的命运,但意志并不消沉,气概仍然豪迈”,就更为明显的将诗歌颈联“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中的“穷”,理解为现代汉语的常见义“生活贫穷”,“穷”的文言含义主要是“不得志,处境艰难”的意思。由此可见,扎实的文言功底,在辨析古诗选项时,有重要作用。
二、关注选项中文化常识的内涵,在表里语境中发现选项的问题
古代诗歌是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样式,自“风骚”发端,到魏晋风度,再到盛唐气象,直至宋词元曲的调性式发展,诗人们在长长短短的诗句里,含蓄地吟,奔放地唱,呼应着写,化用着作,形成了众多的属于中国诗歌特有的文化密码,这些文化密码是我们中华文化的宝藏。而这些我们称之为“文化宝藏”的诗家语,却给学生们阅读诗歌,辨析选项带来了巨大的障碍。在2021年八省适应性考试中,选用了张说的边塞诗《幽州新岁作》,其D选项为“诗人暗自祝祷,待到重返长安的那一天,必将把酒尽欢,为自己上寿”。这是出题者针对诗歌尾联“遥遥西向长安日,愿上南山寿一杯”设置的理解性选项。“南山寿”一语源自大家都很熟悉的“寿比南山”,但除此之外,学生还要知道这是为人祝寿的敬辞,基本上不用在自己身上。这样一看,选项的错误就非常明显了。而2020年高考新课标Ⅰ卷选用的是陆龟蒙的《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选择题A项中说“作者写作此诗之时,皮日体正患病居家,闭门谢客,与外界不通音讯”。如果我们理解标题中“奉和”是做诗词与别人相唱和的意思,“次韵”是依照别人作诗所用的韵来和诗的意思,那就能明白作者写这首诗是回赠给写诗给自己的袭美(皮日休)的,所以选项中说皮日休“与外界不通音讯”,明显站不住脚。
三、将选项内容与诗歌标题比照阅读,于前后呼应中发现选项的错误
都说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对于短小精悍的古代诗歌来说,更是如此。很多学生在做题时心中无标题,殊不知,很多古代诗歌都是以标题为眼,一脉贯穿创作出来的。标题中,作者会交代创作缘起、创作目的、写作对象、写作特殊的时间地点等重要信息,如果阅读时忽视这些信息点,也许在对诗句内容进行分析时,就会出现考虑不周全的问题,也就容易对文本产生错误的理解。如2019全国Ⅰ卷《题许道宁画》,这个标题告诉我们,这是一首题画诗,我们能大体推测诗歌要么写赏画的心情,要么写画作内容,要么是对画作加以评点。选择题C项是这样表达的“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领略其表现的辽阔万里之势。”这个选项表面上看是对诗歌颔联“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的内容理解,如果孤立阅读这一联仿佛选项说得有道理,但是如果联系标题题画诗来看,我们知道这是作者在欣赏一幅画作时写的诗歌,我们对“一窗间”这三个字就要细致思考了,它是指真正的一扇窗户,还是指像窗一样挂在墙上的画幅。稍作深入考量,我们就能发现此处作者是将“一窗”的画幅之小与“万里”的画境之阔形成对比,以此来表达对许道宁小小画作却气势磅礴的慨叹,诗歌作者对画者的钦佩之意溢于言表。
四、将选项涉及的诗句与前后诗句勾连思考,在上下语境中发现选项漏洞
学生阅读时最容易犯片面阅读、孤立阅读的毛病,很多学生阅读古代诗歌时,更是习惯将诗句割裂成一句一句的阅读,也就自然不能将整首诗前后勾连的语意、语境完整地品读出来。这说明他们在阅读时缺少对诗句解构、延伸的能力,而这些能力对阅读语句精炼,留白空间较大的古代诗歌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学生缺乏这样的意识或能力,就容易导致对文本理解和分析的片面。2020年山东省高考语文试卷(新高考全国Ⅰ卷)选择的是杜甫的《赠别郑炼赴襄阳》,选项B对诗歌颔联“把君诗过日,念此别惊神”做了这样的解释,“虽然日后仍有朋友的诗篇陪伴,但面对离别,诗人还是感到心惊神伤”。如果单独看这联诗句,选项解释得很合情理。因为从诗歌标题来看,这是一首赠别诗,将“把君诗过日”理解为内心对将来朋友诗歌仍然会陪伴自己虽有一时宽慰,但是面对别离还是会忍不住神伤,这样先扬后抑的处理很有艺术性,情感表达得也很深邃,所以这个选项的迷惑性极强。但是只要我们把诗歌首联和这联连起来读,就会发现选项的理解有曲解文意的设误陷阱。诗歌首联写到“戎马交驰际,柴门老病身”,意为这可恶的安史之乱,让兵马日日交弛于门前,我杜甫寄居在成都乡野,年老体衰,生活苦闷得很。“把君诗过日,念此别惊神”紧接在这样的语境之下,对诗句的理解自然不能处理为将来时态,而是要处理为过去时态,“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只能每天读着兄弟你的诗度过这难熬的时光,而今你要离开我,真是想起来就令人心惊神伤啊。”这样前后勾连,才能将起承二联的语意合理连接,不仅读出了诗人“惊神”的表层原因“离别”,而且能读出其深层原因,即乱世中作者失去心灵相通的挚友陪伴的苦痛。当我们尽解诗歌之味时,就能敏锐地辨析出选项的错误。
高考评价体系中曾提出“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的考查要求,古代诗歌阅读尤其注重在基礎性和综合性上考查学生的阅读素养。因此,提升学生文言字词的理解能力,增强学生对文化典故和文化意象的理解和积累,引导学生从语言、知识、语境等角度对古代诗歌选择题进行考量,是提升学生古代诗歌选择题准确率的重要方法。《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考试、测评题目应以具体的情境为载体”,其中“学科认知情境指向学生探究语文学科本体相关的问题,并在此过程中发展语文学科的认知能力。”古代诗歌选择题的命题导向,也是促进学生掌握古代诗歌阅读必备的基本知识,让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探究古代诗歌阅读的基本方法,并在此过程中提升阅读的语感力,使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和建构起稳定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对传统文化进行更好地理解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