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壮族的传统元素,是其民族文化体系中最富有成就、最具魅力和文化含量最为丰厚的一部分。壮族传统文化所蕴含的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发展观和价值观,也正是我们今天所提倡的生态设计文化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这样符合当代潮流发展的背景下,本文选取了壮族传统元素进行研究。
关键词:壮族;传统文化;传统元素;室内设计
作者简介:韦金银,韦艳芳;广西科技师范学院
1壮族传统文化元素资源分析
壮族人民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出了极其丰富的传统的物质元素。本文所研究的壮族传统文化元素包括铜鼓、绣球、饰品、壮锦等,分别从其材质、工艺、造型、色彩、构图、纹饰等方面展开。重点研究如何在现代的室内空间中运用壮族传统元素来体现壮族丰富的文化内涵。了解这些物质传统元素独特的装饰艺术和文化寓意,对我们将其在现代室内设计中进行合理应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1.1铜鼓的装饰艺术。一直以来就有“读懂铜鼓,就读懂了壮族”之说。在壮族民间故事中,铜鼓能镇住水中作怪的“都额”,为民除害。同时,壮族古老的花山岩画中,就有铜鼓的图案。可见铜鼓在壮族的历史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兼容了雕塑艺术、刻画艺术、绘画艺术和铸造工艺为一体,是壮族传统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的集中体现,堪称为民族的瑰宝。因此了解壮族铜鼓的文化内涵,对于我们在现代设计中正确的运用铜鼓元素很有价值。
花纹和塑像的艺术在铜鼓装饰中运用较多。鼓面纹饰,大多是太阳纹、雷云纹等等。鼓身纹饰的装饰也什么丰富,不同形态的人物形象和一些动植物、船纹等元素在铜鼓都运用比较广泛。
1.2爱情的信物——绣球。绣球作为男女之间的定情信物,所以不但内容要讲究吉祥,配色更要从喜庆角度考究。红色与生命血液的同一的颜色,具有一种激发人们生命情感的力量,通常是象征着光明与吉祥,热烈而喜庆。因此,在由不同图案的瓣片组成的绣球中,底色基本都是大红、粉红、粉绿、蓝紫等色的拼接,而绣制的图案无论什么通常是以大红或粉红为主,然后再以其它颜色点缀使之丰富多彩。绣球上绣制的图案归纳起来主要有:(1)花卉图案。(2)石榴、葡萄、鲤鱼、金鱼图案。它们代表多子多福的寓意。(3)龙凤、鸳鸯、喜鹊的图案。它们代表了婚姻美满,表达了对纯真爱情的赞颂。这些图案纹样所指的含义都为人们所熟知和认同,大多是用来表达多子多孙、夫妻和美的意愿,象征着壮族人民对纯真爱情的向往、期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热爱。
绣球设计成十二瓣花瓣的造型,在绣球周围还增加了闪闪发亮的串珠,其底部也增加了五彩的流苏,工艺是是令人赞叹。绣球的每一片花瓣上都绣制了精美的图案造型,小巧玲珑,精美无比。难怪不少男青年在收到心上人所赠送的绣球后,直接就将绣球挂在腰间作为装饰物了。壮族这种注重细节修饰的设计手法非常值得现代室内设计师的学习和借鉴。
1.3精致的传统饰品。壮族的银镯式样也是非常丰富的,它们有的被打成一指多宽的薄片,上面刻有藤蔓或花卉作为装饰;有的被打成藤条,上面刻有小枝缠绕、新叶扶持;有的是藤蔓相缠,可谓是样品丰富多样,精致且小巧。
1.4壮锦的装饰艺术--五彩瑰丽。“壮锦”与“云锦”、“蜀锦”、“宋锦”齐名,是我国著名的四大名锦之一。壮锦上图案中,壮锦纹样以简单的几何造型为主,造型丰富,形式感突出。常见几何纹样有:同心圆、方格、菱形、回字云纹等等,在动植物方面也丰富繁多,各种花草和动物图像都在壮锦当中运用很多,如蝶恋花、双龙戏珠、鲤鱼跳龙门等等,反映了壮族人民努力创造美满幸福生活的乐观心态。壮锦多是用大红、杏黄、翠绿、纯白或纯黑作底色,再运用对比强烈的色彩作花,通过亮底暗花或暗底亮花的相互映衬,更显浓艳粗犷且生意盎然,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关于壮锦,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传说在古代有一位壮族姑娘叫达尼妹,某天她看露珠附着在蜘蛛网上,在阳光的照射下美丽饶人,突然从中深受启示。她就用丰富多彩的丝线为纬,原色细纱作为经,经过日复一日地纺织,最后才摹织出了壮族传统壮锦,并不断地相传,才将壮族瑰丽的壮锦发扬光大。这个传说,表达了壮族妇女就这样世代口传身授,不断地发现民族文化之美,运用自己的勤劳智慧,织就出一幅幅丰富美丽的人间画卷。
在壮锦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元素--凤元素的图案,凤元素占据很重要的地位,这是由于壮族人民非常喜爱凤凰,视之为吉祥的象征。
1.5壮族传统服饰的装饰艺术。蓝、黑两种颜色是壮族传统服饰中最基本、最普遍的色彩。
黑色在壮族人民的心目中是庄重和严肃的象征。壮族习俗以黑为传统颜色,视为贵色。礼服都是黑色的,只有在参加做客、婚礼等盛大节日和宗教祭祀等重大场合,壮族人们才穿上黑色礼服这样的盛装。
2壮族传统元素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方法
2.1直白法。直白法即直接引用法,这也是最基础的方式。将壮族传统元素中的某个部分的特征直接引入到室内装饰设计方案中,不作太大的变化。这些特征可以是传统元素的造型、构图、色彩或图案纹样等,通过这些特征的运用,来突出设计的民族性,此种方法的特点是直接、明了,适合于不同文化程度的人。取其神而不失其形,使传统元素得到延续和发展,从而使新与旧、今与古,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传统与现代共生于一体。
2.2组合法。组合法是将不同物象、不同事件组合在一起,构成多方位、多层次的构图法则,以此来突出其物质和文化功能。在室内设计中,综合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壮族传统元素,将这几种元素通过设计师的解构、重组或结合,从而形成更为丰富和多层次的室内环境,增加装饰效果。
3壮族传统元素在现代室内设计实践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3.1传统元素在室内设计中运用时,避免符号化式的生搬硬套。在设计当中,对传统元素进行改造和运用时,应避免符号化式的生搬硬套,讲形式追随功能的法则考虑到设计当中,而忽略其实际的功用性。如广西民族博物馆的外观设计,虽采用了铜鼓的造型特征,具有很好的民族标志意义和较强的视觉冲击力。但是从现代建筑结构和美学法则来看,这个建筑外观造型仅仅是为了体现出铜鼓的造型,建筑结构不太合理且美观度欠佳,给人牵强附会的生硬感。
3.2注意结合现代观念,对传统元素加以改造。壮族传统元素在现代室内设计中应用时,应不拘泥传统元素的原始形态。如上海世博会广西馆中,将绣球材质经过时尚化和科技化处理,成功打造出的“绣球帘门”,虽然跟传统的绣球外观相差挺大,但从总体造型上仍然能引起人们对绣球的联想,让人感到新奇而有趣,令人赞叹不已。
4结论
本文通过对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壮族传统元素进行梳理和分类,分别详细研究了其历史渊源、文化内涵和装饰艺术特点,在参考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理解和认识,总结和归纳出壮族传统元素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方法,对壮族传统元素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提出了一些见解。
参考文献:
[1]玉时阶,蒙力亚.广西少数民族服饰文化[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2.
[2]梁庭望.壮族风俗志[M].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7.
[3]广西民研所.广西民族历史与文化研究[M].广西人民出版社.1991.
[4]农冠品.壮族神话谱系及其内涵述论[J].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1.
[5]潘其旭.以“那文化”研究为基础建立壮族体系的理论构架[J],广西民族研究.1998.
[6]覃彩銮.关于壮族干栏文化研究的几个问题[J].广西民族研究.1998(2).
[7]吕屏,彭家威.壮族绣球的社会功能与审美表述[J],装饰.2009(7).
[8]范秀娟.黑色:神性与诗意——试析黑衣壮“以黑为美”的成因[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4,(4).
[9]陈海军:中国室内设计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J].美与时代,2009.
[10]覃彩銮.壮族传统工艺美术述论[J],民族艺术.1996(1)
[11]马红.壮锦的审美艺术与传承[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