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芯鱼书刊网!

浅析普拉提在舞蹈教学中的辅助作用

摘要:普拉提作为欧美国家舞蹈教学中普遍运用的教学辅助训练方法之一,在历史的发展变化中不断推进与改善,将普拉提训练运用于舞蹈教学中,不仅可以提高舞者对于身体肌肉的控制能力、核心的稳定能力、以及预防、修复舞者身体肌肉损伤等问题,还是一种促使舞者保持良好身心发展的训练方式。

关键词:普拉提;舞蹈教学;辅助功能

作者简介:赵杰;聊城大学音乐与舞蹈学院

一、舞蹈与普拉提的渊源

(一)普拉提的诞生

1883年,普拉提的创始人德国著名的运动康复专家约瑟夫·普拉提出生,他从小体弱多病,被各种病症所困扰,呼吸系统又十分脆弱。为了解决自身的健康问题,他学习了各种锻炼方法,其中包括:瑜伽、禅宗冥想等具有东方色彩的运动。通过长期的运动、学习,约瑟夫·普拉提逐渐衍生出了一种集各类运动模式为一体的更适用于自身条件的新型运动,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他被关押于马恩岛的一所集中营中,在这一时期创造出普拉提垫上运动体系的雏形。

(三)舞蹈与普拉提的现状

目前为止,国际舞蹈届依旧认同普拉提训练体系的辅助作用,许多著名的舞蹈团队都将普拉提训练法作为身体辅助锻炼方法,多以芭蕾为主。我国目前将普拉提融入舞蹈训练的运动方法可分为两种类型:芭蕾把杆普拉提(Barre)和进阶芭蕾技巧(PBT)。前者是遵从普拉提运动模式的前提下,在动作的变换过程中加入芭蕾动作元素,从而提升普拉提训练的整体水平;后者则是以芭蕾训练为主,配合普拉提的理论体系,增强舞者的运动模式理念。

二、普拉提训练对舞蹈教学的积极作用

(一)普拉提训练对舞蹈教学的“全面性”辅助

普拉提训练体系结合了东西方运动哲学的理论基础,它通过对人体与动作协同调动的运动模式,创造出一套全新的、独特的运动训练。

1.从人体科学的角度分析

在我国舞蹈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目的相对模糊,缺少系统可效的规模体系,导致舞蹈教育行业呈“两极化发展”:一种是数十年如一日的专业化舞蹈教育模式;一种是以“寄养”形式存在的舞蹈培训班。前者忽略个体差异性,用相同的尺度去要求学生;后者缺乏科学的教学思维,以基本功的展示水平判断学生进步与否。

2.从舞蹈心理学的角度分析

普拉提训练是以呼吸为引导的运动体系,用气息探寻人体的情感反应更有利于大脑明确的感知自身的情绪波动,在运动过程中具有缓解压力、消除精神紧张的效果,可以令训练者产生愉悦舒畅的精神满足感,改善训练者的心理素质。

(二)普拉提训练对舞蹈教学的“针对性”辅助

1.核心训练的辅助作用

在舞蹈表演过程中,舞者们通常会关注自身的韵律和体态,尤其是身体躯干的中段部分,因为在完成舞蹈动作时,躯干中段往往是保持动作技巧,展现舞蹈风格的关键性部位,例如胶州秧歌的律动特点为“拧、碾、抻、韧”,其中“拧”便是要求舞者在做动作时,以腰为轴,向外拧转形成“三道弯”姿态,这一体态要求舞者躯干中段上提与横移的肌肉群伸展的能力,如若身体中段的肌肉控制力较差,就会因为缺乏强有力的核心支撑力,而导致在动作过程中身体松懈,协调性较差的情况,因此身体躯干部位的腹肌群和背肌群的练习就显得格外重要。

2.关节分离活动的辅助作用

关节分离活动是指关节在可动范围内完成运动,是一种针对性很强的运动模式。关节分离活动主要是运动人体骨骼中灵活性较差的部分,而一般灵活性较差的骨骼部分所被允许的可动范围都相对较小,熟悉掌握人体骨骼各个部分的可活动范围将会在舞蹈教学中有效避免学生因训练动作幅度较大而产生的关节磨损、肌肉拉伤等情况。

3.普拉提训练对舞者伤痛的预防及功能性恢复作用

对于舞者而言,损伤有如家常便饭,这其中主要的损伤有腰、髋关节、膝盖、踝等关节,轻则伤筋动骨,重则不得已结束舞蹈生涯,因此在舞蹈教学过程中预防损伤是十分必要的。

三、展望普拉提训练与舞蹈教学的发展趋势

了解普拉提的训练方法后,可以发现普拉提相较于传统的基本功训练方法,其针对性、目的性更强,能够保证学生在相同的训练要求下,更高效的完成训练内容,节约训练时间的同时还可帮助学生准确的找到训练部位的主要发力点。但是有因为普拉提训练的动作过于单一,体式的变换不似舞蹈动作训练那般多样、有趣,过多的进行练习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从而影响课堂效果。因此,在舞蹈教学中运用普拉提训练方法进行辅助练习时,需要教师合理的安排课程、把控进度。

纵观普拉提的发展历史便会发现,它与国外舞蹈的关系更像是相互成就,共同进步的存在,因此普拉提训练的引进定会为我国舞蹈教育改革注入新的活力。但是舞蹈本身作为一门人体艺术,不同于其他人体运动的存在,我国的舞蹈更是历经上下五千年的传承发展。因此,如若要在国内的舞蹈教学中运用普拉提训练进行辅助练习,舞蹈教师需要进行一定时间的专业培训与学习,并设立模拟教学场所,制定切实可行的辅助教学的方案,在符合我国舞蹈教学传统理念的情况下,保证普拉提训练能够更好的为舞蹈学习者进行身心健康服务。

结语

本篇文章以普拉提对舞蹈教学中的辅助作用为主线,阐述了普拉提训练的创造理念,目前为止更被舞者们所熟知运用的训练方法,以及对普拉提训练的辅助功能进行细化分析,从而保证文章整体的清晰度。

通过文章可以看出普拉提训练对于舞蹈训练的辅助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作为一种全面提高身体能力的运动模式,它可以进一步提升舞者在运动过程中肌力协同的调度,以及正确的运动轨迹。保证舞者对自身肌肉的控制能力、中轴的核心稳定能力等,还可以及时预防或修复舞者关节磨损与肌肉拉伤的问题,促进舞者的身心健康发展。

普拉提训练对我国舞蹈教学中的缺陷部分具有补充作用,是一种经过专业训练的科学可行的新型训练模式,有助于我国舞蹈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温柔.《论普拉提对舞蹈训练的辅助作用——以运动人体科学的角度》[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1.

[2]欧建平.舞蹈美学[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7.

[3]郭勇健.作为舞蹈的艺术:舞蹈美学引论[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6.

[4]陈婕.《浅谈普拉提作为舞蹈辅助训练的功能性》[J].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9(03).

[5]林君恒.当代舞蹈美学[M].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2003.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