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莲花山位于甘肃省康乐县莲簏镇,在这里每年的农历六月份都会举行花儿会,当地人都会借此机会游玩和放松,花儿歌手也会踊跃参加表现自己的热爱之情。本文用到民族音乐学中实地考查的方法来此展开研究莲花山花儿会。旨在让其发挥独有的艺术价值,让更多的人了解莲花山花儿会并参与其中。
关键词:莲花山;花儿会;莲花山花儿
作者简介:刘晓娟;西北民族大学
2020年7月21日(农历六月初一至六月初六),一年一度的莲花山花儿会如约而至。莲花山花儿会的整个流程以初一上山敬香、初二莲花山脚塘坊滩、初三在莲簏镇足古川村、初四在足古川村境内的治木河尕浪桥、初五在景古镇王家沟村的王家沟门、初六在紫松山设摊唱花儿为主。
莲花山位于甘肃省康乐县莲簏镇,是国家级4A景区。2006年,莲花山花儿会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康乐县的地方民间艺术瑰宝,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为广大人民所喜爱和演唱。莲花山依托康乐县莲花山花儿会,也可以这么说:“莲花山成全花儿会,花儿会成就莲花山。”众多的游人与花儿歌手聚集莲花山游山唱花儿,在花儿会期间,临夏各县及临潭、临洮、渭源、岷县以及回、藏、东乡、保安、撒拉等各族歌手,都穿着色彩鲜艳的民族服饰,打着花伞,摇着彩扇,纵情对歌,当地人把这种盛会称为“花儿会”,所唱的歌曲也就是闻名遐迩的“花儿”,瞬间莲花山便成了一片诗与歌的海洋。
莲花山地理位置优越,依山傍水,农历六月份去正是绿水青山的好时候,气候更是反映着它山体倔强的性格,早晚温差大,在山上观赏花儿会的同时能多穿一件大棉袄真的是明智之举无疑。这里的人们民风淳朴,乐于助人,容貌中带着些许莲花山水土养育的独特气质,有一种外地人一看就与整个基调不搭的感觉,便印证了本土的才是最好的。
莲花山花儿,是莲花山地区独具风格的民间民族艺术。莲花山花儿曲调高亢细尖,用方言演唱,3句至6句不等,大量运用儿化音和方言土语,句句押韵,按韵脚数量分为“单套”“双套”和“三转腔”。歌词多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夸张、联想、回环、对仗等修辞手法运用较多。这也正是它被称为“诗与歌的狂欢”缘由之一。莲花山花儿唱词丰富多彩、音调古朴、在我国民歌中独具特色,莲花山花儿有10多种歌词丰富多变,演唱歌词除流传经典作品外,一般在演唱中即兴编词,其内容以爱情和现实生活为主。演唱形式基本上是由几人组成的两个班子,每个班子由“串班长”(花儿词作者)带领,采用参唱竞唱的方式在花儿会场对唱,热闹狂欢。
在此次莲花山花儿会开幕仪式中所演唱的花儿,不管是哪一首,都具有曲调悠扬、节奏鲜明、声律合拍、刚柔兼济、歌词即兴创作、情真意切、抒发酣畅、文采飞扬、语言动听朴实等特点。伴奏大多以电子音效合成的伴奏为主,很大成分的带动了欢快气氛。花儿内容有“散花”与“整花”。散花比较自由,触景生情,随编随唱,是莲花山花儿的主要形式。代表性曲令有《莲花山令》。整花是叙述整个故事,比如有大家熟知的传说故事《水浒》、《三国演义》、《杨家将》等。在此次莲花山花儿会中的大多演唱还是以散花为主,形式也较为独特,分为拦路、游山、对歌、敬酒、告别等过程。主要目的:其一,忙碌的人们借此机会放松身心,游山览景;其二,百年来对花儿的一种传承方式;其三,以唱的形式表达内心深处的情怀,把自己平时不敢说的话大声的唱出来。
在正式唱花儿之前会有一些特别的准备工作,比如化妆打扮,每位歌手都会身着最美的服饰,百花齐放,各种配饰彩扇、花伞等都收拾齐全,最大的一个特色就是必须艳丽,映衬出人们内心深处的喜悦,也为这山上的绿景增加了几分色彩,显的不是那么单调。当然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政府的大力支持,会请一些赞助商以及舞狮团队作为开场助阵,而且如今的花儿会配置了各种音响设备以及各种社交网络平台的支持,线上线下的都在热烈的进行着花儿会,现场有无人机全程录像,表演者使用话筒,优美嘹亮的歌声一直可以传到山顶山脚。还有一项比较印象深刻的准备活动就是在花儿会开始前编马莲绳,据当地人说这也就是一种仪式——象征美好的开始,就像是在端午节的时候人们会佩戴编花绳是一个道理。在正式开始演出的时候,会有好几个歌手拿着刚编好的马莲绳尽情歌唱,寓意着花儿会序幕就这样打开了。
在花儿会进行中最特别且最有意思的便是打擂台,节目名称为花儿擂台,分别有两男两女,无伴奏,由一人边唱边主持整个流程,男子先来一段,召唤出尕妹妹再来一段,互不服输但又互相敬佩,取对方之所长避其之短,真是让台下的观众无不连连叫好,嗓音越嘹亮,音调越高,传的越远,观众们越兴奋,掌声不断,直播平台上的穿云箭更是刷个不停,在最后擂台打到高潮之际,几乎分不出胜负之时,歌手们齐心一曲花儿便以此来收场,开心第一比赛第二的精神又一次充分阐释。这种热闹欢呼场景便是花儿会的意义之所在,也是它百年来流传至今的精神之所在,所以说像花儿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其他文化中脱颖而出走上最高峰,与人民群众的努力是紧密连接的,能流传至今的道理也是显而易见的!
“俊鸟出笼者马脱缰,好政策发挥正能量;莲花山到处好风光,呈现出繁荣的景象。一年一度的六月六,绿草地就是个舞台;花儿会又是狂欢节,展示着歌手的风采。”正如藏族歌手卓玛唱的,六月的这几天,来自甘肃、青海、宁夏等地的游客,唱花儿、听花儿、赏花儿,乐在其中。
卓玛在本次花儿会中是印象最为深刻的一位花儿歌手了,她既可以唱的了民歌,又可以唱得了花儿,音域也极为宽广,嗓音嘹亮,天生带着一种藏族人的洒脱,台风正,吸引了好一波迷恋她的粉丝。
莲花山当地人的小精神:一年一趟莲花山,娃娃不引门不管,即使没有一分钱,也要上趟莲花山!当地人说以前交通没这么发达的时候会从花儿会开始到花儿会结束都驻扎在山上跟完整个流程,在孩童时期可喜欢这样的场景了跟着长辈浪一浪玩一玩,一年就等这么几天,而现在交通便利随上随下,取而代之也是一种商业的组织,本来时代在变社会在进步,人们不可能固步不前,如果死守以前的一套模式那无疑是掩耳盗铃,自说自话,跟上时代也可能是对莲花山花儿保护与传承的一个必要条件,不然只有老一辈的喜欢而没有年轻一辈的传承是万万不行的,存在即合理,莲花山花儿会的举办一届堪比一届的成功对当地的旅游以及花儿的传承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这是毋庸置疑的。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这种花儿会形式的举办可以走上国际走上世界,为我国文化事业积极践行自己的使命。
参考文献:
[1]曹国梁.第七届“莲花山花儿会”花儿大奖赛活动侧记[J].艺术评鉴,2017(13).
[2]孔庆浩.第三届莲花山花儿会考察纪实[J].黄河之声,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