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服饰纹样是构成中国古代服饰艺术的中国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以文化高度发达的宋朝展开,针对宋朝的服饰纹样文化对其本身的艺术特色进行分析,并且通过在影视剧的展开对宋朝服饰纹样的研究程度体现出宋朝服饰纹样在现代中的重视程度,再对此进行未来现代化传承与发展方法的设想,希望以此来激发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与重视,让越来越多人接触宋朝纹样。
关键词:宋朝;纹样;艺术特色;传承与发展
一、绪论(引言)
中国古代的服饰不论是从造型、色彩还是纹样都深受中国历代文人的影响,宋朝推崇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共处。在中国传统服饰中,衣服上不可或缺的必定是“装饰图案”,从衣服上的纹样设计我们能看出身着这件衣服的人的喜好、官员地位、家庭状况等等,服饰纹样也代表着一个朝代的审美标准和文化传承,它也会间接反映这个朝代的政治、经济、思想的发展。
宋风雅韵,诗意书香,宋朝美学吸引着很多学者的关注。宋朝纹样逐渐摆脱宗教影响,写实之风有很大的发展,花鸟题材成为主流,在图案上也比上一个朝代有更大的拓展。
二、宋朝的纹样艺术特色
宋朝的纹样已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沿袭了前面几个朝代的纹样,缠纹、花鸟、团花和宝相花等纹样仍然在继续使用并不断改进。纹样大部分主要来源于现实生活,构成纹样的手法更加多样性;在配色方面更加科学合理;纹样也更加具有切合实际。
(一)服饰纹样具有标识性
在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国服饰由于深深受到了儒家思想的影响形成了中国特有的衣冠服制。随着社会不断的进步,奴隶社会把服饰作为“礼”的内容,提高了服饰在遮蔽身体以外,还可以作为区分一个人的等级之分的工具。而在中国古代服饰,在政治上区分一个人的等级,除了简单的衣服颜色以外还依赖于服饰上各种织物的图案。在宋代,串枝花纹因成为官服固有的服饰纹样而成为流行,官职的尊卑是以花朵大小而定,如三品以上花大五寸,六品以上三寸,小官则穿芝麻罗。
(二)服饰纹样具有寓意性
宋朝服饰纹样具有独特的时代特点,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模仿自然界的花草,体现出宋人颇为爱花与惜花,宋朝的装饰纹样以植物纹为主,并且都小巧轻盈,二是因为具有托物言志、借物抒情的“形外之象”,宋人偏爱在物件上寄予自己的期望,所以物件的纹样都具有特别的意义,借物喻情的首饰在这个时代成为主流是受文人意趣的影响,除了形外之象的纹样外,还有一种简约雅致的纹样,通常是文人士子用以抒发表达自己的精神品格。
三、宋朝服饰及纹样在影视剧上的展现
在现代拍摄古装影视剧方面,前有《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以下简称《知否》)《大宋少年志》等剧集引关注,后有《清平乐》再掀宋朝文化热潮,再有《大宋宫词》等作品排队待播。曾经,影视作品鲜有涉足的宋朝文化,在最近几年之中呈现出创作高潮,曾经一度大热的两部影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清平乐》更是在对历史有着一定考究的同时结合现代性的特点在服装上的进行打磨。
(一)对服饰的高度还原
以《清平乐》中皇后册封时的服饰为例,来分析曹皇后的服饰讲究之处。不难看出,她这一身衣服与台北故宫博物院里《宋仁宗皇后像》高度相似,就连手势和坐姿,都参考这幅画像。
曹皇后的朝服完美复刻了画像(宋仁宗皇后坐像)
祎衣
曹皇后身上穿的是深青色祎衣,祎衣便是宋朝时最高规格的礼服,同时也是皇后册封等重要大典时,必穿的衣服,后妃之服。
《宋史·舆服志》中曾有详细记载称:“后妃之服,一曰祎衣,二曰朱衣,三曰礼衣,四曰鞠衣。”且“祎之衣,深青织成,翟文赤质,五色十二等。青纱中单,黼领,罗縠褾襈,蔽膝随裳色,以緅为领缘,用翟为章,三等。大带随衣色,朱里,纰其外,上以朱锦,下以绿锦,纽约用青组,革带以青衣之,白玉双佩,黑组,双大绶,小绶三,间施玉环三,青韈、舄,舄加金饰。受册、朝谒景灵宫服之”。
这些在曹皇后祎衣上都能看到,不仅如此,剧里的祎衣还能看到一些小细节,比如红腹锦鸡的花纹。花纹上是红腹锦鸡是因为红腹锦鸡有金凤凰之称,以其作为花纹纹样表现出皇后地位之高。
由此可见,剧组对皇后礼服下了很大功夫。若是寻常宫斗剧,可能会直接选用正红色的凤冠霞帔。曹皇后能依照历史穿着绿色服饰结婚,已经十分难得。
(二)服饰展现人物性格
在古装剧《知否》之中,服装造型也是十分考究的。盛家姐妹们每次出场时所穿的衣服都代表了自己的性格,以及在家中的地位,家中每个人大娘子、林小娘、卫小娘这三位盛家老爷的夫人们出场时所穿的衣服也不一样。其中女主角盛明兰的服饰最多。盛明兰出场时的服饰,刚开始以亮色系为主,以糖果粉红色为主。
随着,明兰经历的事情越来越多,她的心智也成熟了。服饰转向了优雅气质为主,刺绣纹样更是增加了女主的成熟与优雅。
成婚时与二叔在一起的明兰,身着红绿嫁衣,雍容大气,与先前刚出场时的盛明兰的衣着形成鲜明对比,也体现出盛明兰在经历了许多事情之后的成长。
此外,盛明兰身着的服饰上的花纹也在不断的产生变化从一开始的葱白刺绣,小巧玲珑,再到后面的大团花朵刺绣更显大气,
盛明兰在经历了很多事情之后心思逐渐变得缜密,愈加沉稳,这里采用了银灰暗纹。
成婚时所穿的嫁衣采用金线刺绣,显得雍容大气。
过去在制作古装历史剧上总是将重点放在编剧、导演与演员的知名度上,而对服装道具等细部的历史考据有所忽视,导致有些影片剧情虽好,可惜服饰太过浮夸、不符史实。要能出现令观众回味再三,经得起在史实、文化、政治、服装等各方面不断推敲的优良古装剧,除了要具备把历史时代事件讲清楚的能力外,还要有优秀的历史服装道具上的还原能力,两者缺一不可。四、宋朝服饰纹样的传承随着时代的变迁,传统的宋朝纹样并不适合现在的大众审美,而宋朝服饰纹样是经过了历史沉淀的优秀文化遗产,应当把它保护起来,并且加以传播,增加对其的相关教育,可以通过影视、绘画,互联网结合等等方式进行美育教学从小科普,结合现代化创新设计让宋朝服饰纹样加以传承。
(一)构成的提炼
从视觉传达的角度出发,将不同纹样图案相结合通过设计构成的方法重复、近似、渐变、发射、特异、对比等方法重新组织创造新的纹样图案设计。
(二)色彩的提炼
将图案的色彩再创新,打破固有的色彩思维。在宋代服装中由于审美倾向的不同,服装色彩的特殊性不言而喻,甚至具有时代象征性。其常用浅淡的间色,如粉红、鹅黄、浅绿、葱白、银灰等较为柔和的色彩,颇有清雅之感,显得质朴、和谐、洁净、自然。将宋朝服装色彩进行提炼运用可以使得服装的观感更加柔和自然。
(三)图案的提炼
通过对图案纹样的再提炼,在色彩、工艺、材质的变化上应用于现代设计当中。通过对宋朝服饰中的各种纹样例如花鸟纹进行重构,再把它结合到现代设计当中,形成更适合现代人审美的新纹样。
五、宋朝服饰纹样的发展
宋朝服饰纹样具有很多种小分支,面对发展问题,我们首先要解决的是纹样的资源整合,结合现代化互联网技术,利用数字化将宋朝服饰纹样进行复刻,上传到网络云平台,建立宋朝服饰纹样数字化平台数据库,针对现有可考究得到的纹样进行编码、命名,通过对关键字的搜索就可以找到想要的纹样,也可以加入这个纹样的变化过程,更加直观的了解纹样的历史,再慢慢扩大数据库加入其他朝代的纹样建立起中国服饰纹样的数据库,提高查找效率,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此外还可以增加新媒体的互动性,小朋友与年轻人对新媒体接受程度高,增加对宋朝服饰纹样的趣味性教育可以更加吸引小朋友以及年轻人们关注、体验,在潜移默化之中影响并传播宋朝服饰纹样的文化内涵。
六、结论
宋朝服饰纹样作为我国文化体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艺术特色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对于服饰纹样的发展有着承上启下的的作用,在现代社会我们也应当更加关注宋朝服饰纹样的推广,保护并传承发展我们的传统文化,让纹样走进生活,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甚至去主动探索其中的文化底蕴,为宋朝服饰纹样提供新的活力。(由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2312050025资助)
参考文献:
[1]沈艺凡.宋朝女子首饰对现代陶瓷首饰设计的启示[D].景德镇陶瓷大学2021.DOI:10.27191/d.cnki.gjdtc.2021.000191.
[2]王立辉.浅析宋代服饰纹样的艺术特色[J].中国科技信息,2006,(24):232+235.
[3]吴山.中国纹样全集.山东美术出版社.2009
[4]宿雯.宋代服饰纹样的研究现状及传承发展探析[J].西部皮革,2022,44(15):131-133.
[5]元·脱脱等.《宋史·卷一百五十一·志第一百四·舆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