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芯鱼书刊网!

大一新生人际交往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要:近年来,大学生尤其是大一新生,在人际交往方面总体呈现出消极、淡漠、无视的状态。本项研究旨在了解大一新生的人际交往现状,总结影响因素,了解各方因素对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影响,并提出对策,帮助大一新生走出人际交往的困境,同时希望通过本次调查研究,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更多的实用性数据。

关键词:大一新生;人际交往;影响因素;对策

作者简介:江乐,沈世平,李宛秋,李鑫华(通讯作者);河北医科大学

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快速发展,大学生在社会以及校园中面对的问题更加复杂化、多元化。在对大学新生多次的心理筛查、辅导员与同学们的交流过程中,发现大学生尤其是大一新生,在人际交往方面呈现出冷漠、迷茫与回避的态度,在人际交往方面的思想尚不成熟,对于人际交往的认知还不够深刻。《中国青年报》调查中心曾联合腾讯教育对8895名大学生开展了一项校园人际关系大调查,53%的受访者对人际温度评价为一般,而有16%的学生认为自己在与同学交流过程中有压力,有7%的同学认为自己对于人际关系的处理比较糟糕[1]。人际交往能力的高低在人的一生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大学生处于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发展阶段,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有利于身心的健康发展,更为进入社会之前积累经验。

一、调查对象及方法

(一)调查对象

研究对象为2020级大一新生与2019级的大二学生,涉及医学、法学、教育学、经济学等多门专业学生。由于新冠疫情的原因,2019年入学的大学生,并没有在校度过一个完整的学年,故将2019年入学的大学生也作为本次调查的研究对象。

(二)调查工具

一般调查问卷,在翻阅文献的基础上由研究者自行编写,涉及家庭教育、学习生涯、虚拟社交平台、电子游戏、专业的选择等。

(三)调查方法

1.访谈法,与学生当面交流,直接获得人际交往状况的各类信息。

2.采用问卷星线上问卷的方法,由研究者解释说明调查的目的以及填写问卷的要求,问卷全部采用匿名调查的方式,填写完毕后提交问卷即可。本次共投放问卷323份,回收323份,有效问卷323份。

二、结果

(一)家庭教育方面

在本次调查问卷的受访者中,有8.36%的同学表示“父母经常会为自己做决定,导致自己没有多少主见”,有15.79%的同学表示“自己有自己的想法,不太与父母商量”。无论是大学生独立决断能力的缺失或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过度膨胀,还是父母对孩子的事情大包大揽或者不管不顾,对于孩子而言是过晚的成熟或是过早的“催熟”,均不利于孩子健康的成长。46.44%的受访者表示,父母对于人际交往的教育,处于一种“听之任之”的阶段。下面是就“与父母发生矛盾的时候,一般会如何收场?”这一情景的提问及各项占比:

选项

小计

比列

A双方不管不顾,过几天就好了

90

27.86%

B坚持己见

23

7.12%

C大家心平气和的讲道理,相互沟通

181

56.04%

D父母比较强势,自己没有主见,一般都是向

父母妥协

29

8.98%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323


通过上述数据,可以了解到真正做到与父母彼此交流的大学生仅占56.04%,剩余同学以“冷处理”居多。

(二)教育经历方面

“在你的中小学的教育经历中,对于人际交往方面的教育处于以下哪种情况?”这一问题的提出,可以了解到有18.27%的学生反映中学阶段对于人际交往的教育存在一定的缺失。同样有76.16%的同学表示“人际交往方面的教育应该在中小学的教育中占有更多的比重”。有12.69%的受访者表示很难适应大学与中小学教育方式的改变。

(三)互联网科技方面

1)电子游戏方面

40.87%的受访者表示“游戏会影响自己与亲朋之间的关系”;有12.07%的受访者表示“好友经常因为游戏忽视自己”:甚至有14.24%的受访者认为“游戏中的输赢对正常生活有影响”。

2)虚拟社交网络方面

分别有70.9%和69.04%受访者认为虚拟社交平台的推行对于“朋友圈扩大”和“获得更多朋友的新鲜资讯”有积极影响;对于虚拟社交平台的推行,78.02%的受访者表示“社交圈并不能建立长久稳定的人际交往关系”,51.08%的受访者表示“现实生活中的社交能力下降”。即便是在生活或学习上遇到困难或对某些资讯信息有需求时,相较于面对面的沟通,受访者更倾向于“使用新媒体交流”。

(四)专业抉择方面

大学生对专业认知度不高,专业自信不足,专业实践积极性不高以及对于专业前景的焦虑和迷茫是当代大学新生面对自身专业所呈现出的现状,这些消极因素削弱大学新生在处理人际关系时的信心。有64.4%的学生认为“专业学习和实践有助于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三、讨论

从本次调查问卷的结果中可以了解到,影响大学新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因素不仅有家庭教育、互联网发展、学习生涯等客观因素,更重要的是大学新生没有意识到人际交往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培养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52.94%的受访者表示,自己“不善与人交往”。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因素,不是一成不变的,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有所变化的,这就需要研究者不断创新思路,改善大学生人际交往现状。

四、影响大学新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因素及分析

(一)家庭教育因素

家庭治疗大师萨提亚说,“一个人会和他的原生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这种联系可能会影响他的一生”。研究表明,良好的家庭教育对于子女的人格发展、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影响[2]。同样,良好的家庭教育对于人际交往也有积极的作用。恰当教育子女的方式方法对增进亲子感情,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学习生涯因素

1)专业抉择

专业在人生发展过程中起到了极大的作用,中学阶段对于理论学习的过度重视,忽视了对大学专业的适宜选择,导致所选专业往往偏离预期,进而在大学阶段呈现出迷茫、缺乏自信等状态,对于人际关系的维护也没有过多的热情。究其原因有两点:其一是学生对专业的认知不够深刻,其二是学生并没有意识到人际交往能力对专业实践的重要性。

2)学习经历

中学阶段存在着教育涉猎面不平衡的问题。以河北为例,某中学以“军事化管理”闻名全国,教育成果有目共睹,许多家长使尽浑身解数把孩子送进这所中学读书。学校过多注重学生理论学习能力的培养,轻视了学生的多元化发展,同时也忽视了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

(三)互联网科技方面

1)电子游戏的普遍化

电子游戏因为其虚拟、趣味性、有挑战性而受到许多青少年的喜爱。然而在电子游戏上消耗过多的时间,势必会影响正常的生活,减少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与时间。在电子游戏上占用时间过长不仅不利于人际关系的培养,而且容易将游戏中的输赢带入现实生活,使自己过于情绪化,进一步导致了人际关系的淡化,甚至紧张。

2)互联网传媒的碎片化

碎片化的阅读因其阅读简单快捷而受到欢迎,然而同一条新闻,人们可以在各式的软件上获得良莠不齐的内容。过分依赖碎片化阅读来获取信息不仅降低了面对面交流时探讨的趣味性,还使交流内容有局限性,更容易使人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不利于形成一个完整的独立阅读与思考体系,很容易在沟通中陷入无话可说的尴尬时刻。

3)虚拟平台的推行

网络虚拟空间中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呈现出两个特点:一是大学生在虚拟的网络人际交往中逐渐与现实社会貌合神离:二是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跨越了时空的界限,无论多远都可成为朋友[3]。匿名化,虚假化的产品设计,使得彼此之间很难深入了解,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信任危机,导致与人交往过程中的警惕性提高,拉远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虚拟平台中的“相互提防”,会潜移默化的使用在与现实生活中人们的沟通过程中,使人际交往中冷漠、回避的现象更加严重。(四)心理因素有28.79%的受访者会因自己家庭经济收入不高而感到自卑,在人际交往方面不自信以及面对新环境时紧张与不适应、理想与现实的碰撞等内心主观因素的影响,都会导致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呈现出不知所措的状态。

五、针对大一新生人际交往现状的解决方法及对策

部分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有待提高,首要任务是尽量改善这部分群体的人际交往现状,帮助他们走向社会,同时也要积累现有经验,防止有更多的青年陷入不良人际交往现状的窘境。

1)提高家庭教育质量,改善亲子关系

家庭要注重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也要让孩子逐步加入到家庭重要事情的决断中;家长可结合自身经历,言传身教,提高青少年对于人际交往的重视程度。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培养孩子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一刀切”和“散养”的教育方法,引导孩子要善于表达自己,勇于表达自己,树立自信,为拥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2)避免“唯分数论”的教育理念

社会需要的是善于表达自己,与他人友好沟通的人才,而不是照本宣科的“复读机”。“唯分数”论的教育模式,虽然可以造就许多“高分天才”,却很难培养出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质学生”。教育是培养人才走向社会的一种方式,而不应该是为了分数塑造的“考试机器”。学校应增加对学生社会技能的培养,而不应只局限于理论知识的学习。

3)充分利用碎片化阅读,提高人际交往趣味性

碎片化阅读是在新时代的发展过程中催生的新的阅读方式,满足了青少年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即时信息的要求,然而漫无目的碎片化阅读削弱了人们独立思考的能力,使得人与人交流内容雷同化,无趣化。青少年应提高“去伪存真”的能力,在碎片化阅读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增加人际交往交流过程中的趣味性。

4)远离电子游戏,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

在电子游戏上浪费过多的时间,会使得与他人沟通的时间压缩,影响正常的人际交往,加之,网络游戏的虚假性与不确定性,使得网络人际关系中充斥着不信任感,继而容易使青少年在“网下”变得更加内向和自我锁闭,不利于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青少年要正确认识网络,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把注意力放在学习上,加强体育锻炼,积极参加自己感兴趣的社团活动。出现沉迷网络的想法时,要暗示自己网瘾的危害并积极寻求帮助,以抵制网络对自身的影响。学校可设定体能锻炼指标,比如,一学期跑步累计公里数不低于80公里,一次跑步公里数不少于两公里等。将体能锻炼作为期末考核的一项标准,督促学生增强身体素质,远离电子产品,培养积极乐观,阳光向上的性格。

5)培养专业兴趣,增强专业自信

中学阶段家长和学校可以渗透一些有关大学专业的信息,了解兴趣专业,明确目标院校;在大一新生开学初开展专业思想教育,了解本专业的就业方向与前景、发展趋势、市场需求,并要积极参加专业学习实践活动,深入了解所学专业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增强专业自信,提高专业兴趣,这样使学生更愿意与同学、老师交流专业问题,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6)高校创建交流平台,锻炼学生人际交往能力

学校作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场所,应注重校园文化、寝室文化等建设,营造良好的人际交往环境。同时从学生全面发展需要出发,组织多种多样的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注重小组沟通合作,以期在实践中锻炼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同时,注重高校老师的引导作用,培养学生换位思考的能力、交流合作的能力、语言沟通的能力,为学生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与指导。

7)增强人际交往自信心,掌握人际交往一般规则

善于挖掘自身优势和闪光点,不要纠结于家庭背景或其他不良经历,人的一生都会经历挫折,要充满对生活的信心,在人际交往方面同样如此,不要自卑,要大方得体的与人交往;要从自身认识到人际交往的重要性,有意识培养人际交往能力,比如要多主动和同学、朋友、老师交流,要尊重他人、宽容和理解他人、学会换位思考等。

结语

人际交往能力对青少年职业的发展、亲朋的相处都有多多裨益。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现状的因素,会随着时代的发展有所取舍或增加,将来面对的情况也会更加复杂。因此,要改善这种现象,就需要从多方面入手:家庭的正面教育、学校的多方面引导以及学生自身对人际交往的重视等,还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途径。

参考文献:

[1]万铮.大学生人际冷漠现象及应对策略研究[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20(1).

[2]周菲.家庭背景如何影响大学生的学习经历[J].高等教育研究,2016,37(7):61-71.

[3]葛亮.网络虚拟空间中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伦理思考[J].河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17(6).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