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从上海市的几所MTI院校中选取了六篇2018年的翻译实践报告,主要从他们的题目、摘要、目录、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以及参考文献等方面,寻找他们的不足之处,以熟悉翻译实践报告的创作过程。
关键词:翻译实践报告;问题;对策;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李晓辉;四川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1.翻译实践报告中问题
题目上,以上六篇论文题目的主要问题在于翻译实践报告属于英译汉还是汉译英指向不明、题目语法上存在错误导致的不通顺、信息累赘、关键信息残缺,英文题目上有小细节的误差。摘要上,主要的问题是篇幅不足,没能完整且有效地传达摘要的六个要素,其次摘要的问题就是将摘要写成了报告的结构,和摘要的要求大相径庭,另外,部分摘要中存在大量文字描述学科领域内常识性的知识,以及摘要句子间的逻辑关系不明或不存在逻辑关系、语句不通的问题。目录上,笔者选取的六篇翻译实践报告的目录总体上都没有什么大的问题,仅仅个别目录存在一些小问题,比如漏掉翻译的难点部分。最后参考文献上的问题,笔者发现这六篇翻译实践报告的摘要上最突出的问题是文献的年代多数很久远,多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更甚至还有不少的更早年份的,不具有时效性;其次,几乎六篇报告的英文参考文献数量都很少很少甚至有报告仅有一篇英文参考文献,是否反映了论文作者可能只掌握了国内该研究邻域的现状和进展情况。
2.针对翻译实践报告中问题的对策
翻译专业硕士教育旨在培养能胜任各种形式翻译活动的应用型、实践性、专业化、职业化的翻译行业从业人员,因此翻译专业硕士培养模式应和翻译行业的实践操作模式相结合,论文也应结合翻译行业的特点,真正反映出学生对翻译职业、专业翻译、行业发展的熟悉程度。
2.1选题问题上的对策
针对以上六篇论文中出现的大小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建议和对策:一,选题要有专业性。选题应体现出本学位的专业特点,紧密结合翻译理论、翻译实践、翻译管理、翻译市场和行业、翻译技术与工具使用等方面中的具体问题。二,选题要有创新性。仔细筛选原文,尽量选择新颖、没有前人译本出版发表的材料,翻译分析案例的选择应具有典型性和说服力。三,选题需具有实际意义。选题应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和价值,译文和报告应有助于翻译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实践过程的改善。四,选题的范围上,翻译原文应长短合适,报告篇幅恰当,案例选择适当。
2.2摘要问题上的对策
一,摘要有六要素:研究目的、运用的理论、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过程以及研究的结果与发现,缺一不可。二,摘要篇幅需长短适中,太短说不清六要素,太长多余。三,避免学科领域内常识性的内容。四,摘要内容前后需要紧密的逻辑关系,避免无头头脑。五,选择恰当的关键词。
2.3目录和理论与实践结合问题上的对策
鉴于笔者选取的六篇翻译实践报告的目录都没明显问题,笔者现就目录中出现的普遍问题提出建议。目录上最大的问题就是理论的阐述部分脱离本次翻译实践,案例分析中,案例的分析与选取的理论脱离。因此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显得尤为重要,时刻不要脱离理论谈实践或者脱离实践光谈理论。
2.4参考文献上问题的对策
由于参考文献对于论文本身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也可促进学术交流,同时也是评价论文质量的重要依据。笔者从参考文献的权威性、时效、全面性,及其数量和语种分布等方面建议如何正确应对参考文献上的问题。
论文所附参考文献选取权威性很强的文献,说明作者学术视野开阔、学术功底深厚,对该学科的前沿领域有所掌握,同时可使论据更具说服力。相反,则很难反映出作者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的创新性、新颖和先进性,及其研究的起点和深度。因此,选择权威的参考文献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作者的学识水平和学术视野,从而让论文拥有高起点、广度和深度。
如今科技发展迅速,知识更新很快,参考文献的引用要注意文献的时效性。论文选题要新颖,就要以最新文献为主,尤其是近年的期刊文献,因为内容新颖更能反映科学研究选题的背景及最新发展动态,显示作者论文选题的现实性、新颖性或前瞻性,也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论文水平。一般来说,参考文献越新、越权威,说明该文起点越高;反之,说明该论文所进行的研究尚处于较低水平。
论文中参考文献引用得越全面,表明作者对前人的研究成果和研究进展把握得越准确全面,尤其是作者自己前期的研究内容和结论,这正是选题具有独特性、创新性、新颖性的前提。因此,从引用参考文献的全面性,可以了解作者对该研究方向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的深度和广度,也从侧面反映作者研究工作的起点和论文的学术水平。
参考文献数量多,表明作者查阅的资料多,前期准备工作充分,作者获取、吸收、消化文献信息的能力较强,其学术论文的质量有一定保证。当然,参考文献数量多应以其权威性、代表性、时效性等为前提,不是所附参考文献越多,论文水平就越高。如果参考文献过少,就说明作者获取文献的能力不强或缺乏科学研究经验;或作者引用了他人的研究成果而未标注,则反映作者治学不严谨,学术论文的质量不可靠。
参考文献的语种分布是反映作者对所从事研究领域所掌握文献的广度和深度指标。如果学术论文所引用的参考文献全部为中文文献,或外文文献很少,表明论文作者可能只掌握了国内该研究领域的现状和进展情况。参阅适量的外文文献是研究人员选题论证和撰写高质量论文的前提之一,只有查阅了一定量的本专业研究领域权威的外文文献,并进行比较分析和有效引用,才能证明作者掌握了该学科的国际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1]陈蕾.韵图考》英译的文化术语翻译实践报告[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8.
[2]李盛.飞利浦照明产品宣传手册的英汉翻译实践报告[D].上海:东华大学.2018
[3]刘阳.CCtalk软件本地化项目翻译实践报告[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8.
[4]骆伟兰.英译中文合同时衔接手段的调整——某仓储物流服务合同翻译报告[D].上海:上海政法大学.2018
[5]王梦.飞利浦照明产品宣传手册的英汉翻译实践报告[D].上海:东华大学.2018
[6]张丽红.飞利浦照明产品宣传手册的英汉翻译实践报告[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