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芯鱼书刊网!

《二十四诗品》作者问题研究概述

摘要:学界对《二十四诗品》作者问题讨论激烈,学者们多通过梳理《二十四诗品》版本源流的方法对《二十四诗品》的作者进行分析与研究。其中,有两种说法较有代表性:一是陈尚君、汪涌豪所提出的《二十四诗品》非司空图所作及其出自《诗家一指》,作者为明人怀悦;二是张健所提出的《虞侍书诗法》是《二十四诗品》名称不同而年代最早的版本,《二十四诗品》作者应为元代虞集。本文从这两种有代表性的不同说法入手,力图厘清其中的关系,以见这场讨论的概况。

关键词:《二十四诗品》;司空图;《诗家一指》

作者简介:刘欣;济南大学文学院

《二十四诗品》是一部古代诗歌美学和诗歌理论专著,将古代诗歌创作的风格、境界分为雄浑、冲淡、纤秾等二十四品。每品各以十二句四言诗加以解释,在诗歌理论中独树一帜。但其作者是谁却议论纷纷。

一、陈尚君、汪涌豪:《二十四诗品》非司空图所作及其出自《诗家一指》,作者为明人怀悦

最早提出《二十四诗品》作者不是司空图这一问题的是复旦大学的陈尚君、汪涌豪,他们在1996年第1期《中国古籍研究》刊载两人合写的《司空图<二十四诗品>辨伪(节要)》中指出,之所以提出这一质疑,原因有二:第一点在于《诗品》与司空图生平思想、论诗杂著及文风取向的比较具有显而易见的悖向;第二点在于“从梁开平二年(908)司空图去世,直到明万历年间(1573-2620)的约七百年间,从无人说到司空图著此书,也未有人经见或引录此书。[1]从第二点来看,如果《二十四诗品》的作者为晚唐司空图,那么在明万历以前没有人见过司空图《诗品》,但是其又在明末伪书中大量出现,这显然是不合常理的,所以《二十四诗品》的作者问题就引起了陈、王二人的思考。

通过分析研究,他们发现《诗家一指》中包括《二十四诗品》的内容。且经版本溯源发现《诗家一指》有两个流传版本,一为明成化十六年(1480年)杨成所校刻的《诗家一指》,二为明成化二年(1466年)怀悦刊刻的《诗家一指》。因怀悦本(1466年)的时间早于杨成本(1480年),并且《二十四诗品》在内容上与《诗家一指》存在因承关系,所以,陈尚君、汪涌豪认为“司空《诗品》为明末人据《一指·二十四品》所伪造[2],并且明怀悦作《诗家一指》(包括《二十四诗品》)。也就是说,《二十四诗品》的作者应为明怀悦。

二、张健:同意《二十四诗品》非司空图所作及其出自《诗家一指》,作者或为元代虞集

张健指出:“《诗家一指》一书除了有杨成校刊《诗法》本之外,还有一个与之名称不同而且时代更早的本子,这就是明史潜校刊《新编名贤诗法》本,名《虞侍书诗法》。[3]”,“此书除卷首序外,包括《三造》、《十科》、《四则》、《二十四品》(原缺八品)、《道统》、《诗遇》六个部分,与杨成本《诗家一指》为同一种书,但内容文字上有差异,是另外一个版本系统。[4]

关于张健所提及的《虞侍书诗法》中《二十四品》的内容,李春桃在其博士论文中也有所论述:“现在能见的最早收有《二十四品》的,是明正统到成化年间史潜的《新编名贤诗法》,此诗法汇编共有三卷,《二十四品》收在卷下《虞侍书诗法》中。《虞侍书诗法》实际上仅存十六品,缺八品:从《精神》末两句起,《缜密》、《疏野》、《清奇》、,《委曲》、《实境》、《悲慨》、《旷达》七品及《形容》前十句,所存文字与传世《二十四诗品》基本相同。”[5]

可见,《诗家一指》除明成化二年(1466年)怀悦刊刻的《诗家一指》和明成化十六年(1480年)杨成所校刻的《诗家一指》外,还有一个名字不同但时代更早的版本,即为明成化初年史潜刊《新编名贤诗法》本题名为元虞集(1272-1348)《虞侍书诗法》,其中存十六品,缺八品。

综合而言,张健同意《二十四诗品》非司空图所作及其出自《诗家一指》,但是他认为史潜刊《新编名贤诗法》本题名为《虞侍书诗法》的本子更接近原貌,从而根据版本及有关材料认为《诗家一指》包括《二十四诗品》的作者有可能是元代的虞集。

结语

纵观对《二十四诗品》作者问题的讨论,陈尚君、汪涌豪认为《二十四诗品》出自明成化二年(1466年)怀悦刊刻的《诗家一指》之中,并且怀悦是《二十四诗品》的作者。随后,张健推翻了怀悦是《二十四诗品》作者的说法,认同陈、汪所说《二十四诗品》非司空图所作及其出自《诗家一指》,但是史潜刊《新编名贤诗法》本题名为《虞侍书诗法》的本子更接近原貌,从而根据版本及有关材料认为《诗家一指》包括《二十四诗品》的作者有可能是元代的虞集。

我们有理由去怀疑司空图是否是《二十四诗品》的作者,但是学界目前提出的论据不够有说服力,《二十四诗品》的作者问题还有待于后续学者进一步去研究。

参考文献:

[1]陈尚君、汪涌豪:《司空图<二十四诗品>辨伪》,《中国古籍研究》,1996年第1期。

[2]陈尚君、汪涌豪:《司空图<二十四诗品>辨伪》,《中国古籍研究》,1996年第1期。

[3]张健:《<诗家一指>的产生时代与作者──兼论<二十四诗品>作者问题》,《北京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5期。

[4]张健:《<诗家一指>的产生时代与作者──兼论<二十四诗品>作者问题》,《北京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5期。

[5]李春桃:《<二十四诗品>接受史》,《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第6-7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