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芯鱼书刊网!

基于绿色设计的茶叶包装设计研究

摘要:茶叶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国的代表性物品,饮茶品茶也已经融入到了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由于茶叶的物理性质特殊,所以其包装和存放都有一定的要求。本文以绿色设计和包装设计的理念作为设计原则,对市场上现有的茶叶包装进行了调研分析,在材料上、造型上以及趣味性上进行茶叶的包装设计研究,使其符合绿色设计的基本准则,有一定的实际意义与行业价值参考。

关键词:绿色设计;包装设计;茶叶包装

作者简介:李思茹,马东明,钱皓(通讯作者);北京化工大学

1绿色设计与包装设计理念

1.1绿色设计理念

绿色设计是一种新型的设计理念,是符合当今社会发展的设计理念,也是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设计理念。绿色设计的核心是环保,其遵循3R原则”,分别是reducereuserecyle,在“人—机—环境—社会”这个系统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1]。图1为产品绿色设计模式图,图中环境与社会之间、人与环境之间、人与社会之间,都有着密切相关的联系,而这三者也都与绿色产品息息相关,分别有保护、促进与服务作用。

产品绿色设计模式图

1产品绿色设计模式图

1.2包装设计理念

包装设计是一种融合多门学科的综合性设计,产品的包装设计与产品密不可分,好的包装设计可以为产品加分[2]。包装设计主要包括以下要点:(1)可读性:包装是围绕产品进行设计的,所以一般情况下,包装设计需要体现突出产品,需要让顾客知道这是什么产品。(2)外观图案:包装的外观以及图案也是包装设计的重点,是体现包装独特性的要素。(3)功能特点说明:好的包装设计需要提供产品的功能以及特点,好让顾客了解产品的性质。(4)突出卖点及文化:产品的包装设计要想独特,就必须有创意性的卖点或者文化内涵,以此达到吸引顾客的目的。

2茶叶包装的市场调研分析

中国的茶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茶分为很多种类,我们常见的有红茶、绿茶,不常见的还有黑茶、青茶等等。茶叶极易受潮,一旦受潮就不能再进行冲泡,否则味道口感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除此之外,茶叶清香的味道也易挥发,如果没有适当地存放,茶叶会发生质变。因此,茶叶的包装需要考虑到外观、材料等多方面的因素。

茶叶包装是中国一个较为重要的行业,一个好的包装设计会使茶叶的商业价值大大提升。经过对市场的调研,现有茶叶包装设计的主要特色体现在几个方面:(1)文字设计类:此类主要以书法字体为主,将字体与茶文化相结合,字体作为茶叶包装设计的主要部分。(2)图形设计类:此类包装多以包装上的图案为主,将图案与茶叶相结合,生动有趣,具有互动性和趣味性。(3)色彩设计类:此类茶叶包装设计运用多种色彩,形成一系列包装设计,给人以视觉享受。(4)造型设计类:此类茶叶包装设计运用一些生活中其他物品的形状,给人以亲近、自然的感觉

从制作材料上来看,茶叶的包装分为软包装、硬包装和半硬包装三类。软包装如袋装的可以进行一次性冲泡的小包装、塑料袋、纸袋以及各种复合纸袋;硬包装像常见的铁盒、木盒以及瓷瓶、玻璃瓶等等;半硬包装就是各种硬纸盒形式的外包装等[3]。以上这些包装材料中,复合纸袋是一种新型的材料,是胶版纸、纸版铝箔、聚乙烯等材料复合而成,既轻便保鲜又环保。

3茶叶包装设计实践

中国象棋文化和茶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都是修身养性之物,两者相结合有相得益彰之效。茶叶包装的造型设计如图2,小包装的设计为圆柱形的象棋形状的设计,包装盖上面是象棋的各个属性。一个大包装盒里面有32个小包装,正好是中国象棋的个数,分别放在盒子两侧。每一盒都可以用来装不同品种的茶,较为丰富,使用起来也非常有趣。盒子背面是一个象棋的棋盘。当把茶叶喝完了的时候,就可以把盒子直接翻过来当棋盘,用来下象棋,环保又有情趣。当然,茶叶没喝完的时候也是可以用的,边喝茶边下棋,实在是很有生活情趣。

茶叶包装造型设计

2茶叶包装造型设计

根据以上做的市场调查,关于小包装的材料选择用一种新型材料——复合纸,具有根强的保鲜效果,而且比起金属罐来轻了许多,设计手段也更加丰富美观了。大包装则选择用木质材料,一是因为比较环保,二是因为木盒比起纸盒包装更加坚硬,不至于被压扁。而且大多数的象棋棋盘都是用的木质材料,使用起来会更加有质感。

4设计总结

茶叶包装作为中国现今重要的一个行业,有较高的商业价值,茶叶包装的类型与材料也较为广泛。本文通过对市场上茶叶包装的调研结果,对茶叶包装进行设计,将其与象棋文化结合,使用新型复合材料,既符绿色设计的环保原则,又符合包装设计所需的要素,有一定的实际意义与行业价值。

参考文献:

[1]罗茜.融绿色设计理念推包装设计发展[J].绿色包装,2021(02):51-54.

[2]聂燕.浅析现代花茶包装设计技术的发展趋势及方向[J].福建茶叶,2016,38(11):192-193.

[3]戴素素.创造品牌形象的茶包装设计[J].福建茶叶,2017,39(05):131-132.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