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芯鱼书刊网!

七声筝在筝曲中的运用——以《华丽》为例

摘要:古筝是中华民族传统的弹拨乐器,盛行于战国时期的秦地,距今已经有2500年以上的历史了。常见的或者说被演奏者普遍演奏的筝曲多采用传统的民族五声调式来定弦,但近几年来涌现出许多的现代作品,它们打破了这种传统的定弦模式,多用人工调式来定弦,使乐曲的旋律更加丰富。由于古筝作品越来越多样化,李萌老师便研制出七声弦制筝来更便捷的进行定弦。丰富的弦制为创作者带来了无限的可能。本文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着重来分析七声筝的特点;第二部分通过对《华丽》这首筝乐作品的创作背景、筝曲风格及定弦的分析来探究其七声筝在古筝作品中的运用;第三部分主要是来对比七声筝与五声筝的异同。以此来阐释七声筝的创作特色。

关键词:七声筝;筝曲定弦;筝曲风格;《华丽》

作者简介:连昕媛;郑州大学

绪论

上世纪90年代以后,许多优秀的作曲家开始运用一些新的技术来创作古筝曲目,其音阶打破了常见的五声音阶排列方法,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使人们对民乐有了焕然一新的感觉。2005年,七声筝在中国逐渐推广起来,多用来演奏一些日本筝曲,但发展至今七声筝仍在不断的探寻中,其七声筝的作品也是鲜少可见的。本文通过分析《华丽》这首古筝作品的创作背景、筝曲风格及定弦特征来研究七声筝的特点,并通过对七声筝与五声筝的对比,探讨七声筝在古筝作品中的运用。

一、七声筝的研制

1、七声筝的由来

20世纪70年代末,日本古筝演奏家野坂惠子的筝团到中国进行演出,带来了许多首日本作曲家三木稔创作的筝乐作品,都以七声体系建设为主,这些作品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国的筝乐作品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古筝演奏家李萌老师曾介绍,中国的古筝作品基本上都是采用五声弦制筝、并在此基础上加以改变特性音来创作筝曲,而日本、朝鲜等亚洲地区的筝乐作品多采用五声、七声并存的方式来创作的。于是李萌老师与上海民族器乐厂一厂技术总监李素芳女士共同研发出七声筝弦,也就是现在敦煌的C型弦,比之前的AB型弦张力更大,能够调出更多的音来方便演奏者演奏,解决了用五声筝演奏七声筝作品的张力问题和调弦问题,为七声筝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演奏者提供了更多的便捷。

2、七声筝的定弦方法

七声筝在琴弦的排列顺序、颜色以及音区的分布都与五声筝有着大相径庭的地方,本人用以下两个表格来进行五声筝和七声筝的定弦对比。

五声筝的基础调式为D大调,以宫、商、角、徵、羽五个音为音阶顺序来进行排列,所有的5都为绿色的琴弦,共有倍低音、低音、中音、高音、倍高音五个音区。如表格1

1弦

2弦

3弦

4弦

5弦

6弦

7弦

8弦

9弦

10弦

11弦

12弦

13弦

14弦

15弦

16弦

17弦

18弦

19弦

20弦

21弦

倍高1

高音6

高音5

高音3

高音2

高音1

中音6

中音5

中音3

中音2

中音1

低音6

低音5

低音3

低音2

低音1

倍低音6

倍低音5

倍低音3

倍低音2

倍低音1

七声筝的基础调为C大调,以1234567七个音来进行排列,其中,所有的1都为红色琴弦,所有的5都为绿色琴弦,共有倍低音、低音、中音、高音三个音区。由于七声筝作品的特殊性,为方便演奏者来演奏乐曲,故把21弦定位倍低音5。如表格2

1弦

2弦

3弦

4弦

5弦

6弦

7弦

8弦

9弦

10弦

11弦

12弦

13弦

14弦

15弦

16弦

17弦

18弦

19弦

20弦

21弦

6

高音5

高音4

高音3

高音2

高音1

中音7

中音6

中音5

中音4

中音3

中音2

中音1

低音7

低音6

低音5

低音4

低音3

低音2

低音1

倍低音5

二、关于《华丽》作品

1、《华丽》的创作背景

《华丽》,是由日本作曲家三木稔创作的筝曲。三木稔的作品既能体现出现代作品的创作理念,又保留了丰富的民族特色。三木稔创作的《筝谭诗集》成为后世作曲家的典范。《华丽》为《筝谭诗集》“春”的尾声部分,即最后一首作品,既寓意春天的结束,也代表了夏天的开始,在春去夏来的季节,绿树浓荫、百花齐放、百鸟争鸣的美丽景象,对《筝谭诗集》“春”这一篇章具有概括性的作用,同时,也是《筝谭诗集》“春”中技巧最难、处理最为细腻的一首作品。

2、《华丽》的定弦

《华丽》的定弦,在七声筝C大调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变化。整体音调类似于e自然小调的排列方式,运用了降二级音的方法,使之成为新的七声音阶人工调式。由于作品创作的特殊性,作曲家将第21弦调制成与19弦相同的音高,所以演奏者在调音时要将琴码向右大幅度移动方可达到想要的音高效果。以下便是《华丽》的定弦:

1弦

2弦

3弦

4弦

5弦

6弦

7弦

8弦

9弦

10弦

11弦

12弦

13弦

14弦

15弦

16弦

17弦

18弦

19弦

20弦

21弦

7

高音6

高音#4

高音3

高音2

高音#1

中音7

中音6

中音5

中音#4

中音3

中音2

中音#1

低音7

低音6

低音5

低音#4

低音3

低音7

倍低音6

低音3

从表格中可以清晰的看出,作曲家根据《华丽》的音乐风格,在七声筝C大调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音的变化,来形成这首作品的一个特殊定弦。

《华丽》这首作品在演奏中,经常使用单一旋律的重复,如下图:

image.png

还有以左手为主旋律、右手伴奏赋予流动性的演奏方式,如:

image.png

乐曲中的这些部分虽看似音符较为密集,但演奏时都可以找出其主旋律音,这些主旋律音基本上都为音阶调性里的主干音,如#1#47等。

三、七声筝与五声筝之异同

七声筝与五声筝,都为我国古筝演奏的弦制,他们之间既是相互关联的,也是互补的,七声筝弥补了很多五声筝不能解决的问题,而五声筝又有七声筝不可代替的特色,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从音域上来讲,由于七声筝的音较五声筝更多,所以七声筝比五声筝的音域要宽一些,但音区变少,所以五声筝中的八度音就不能在七声筝中更好的展现出来,七声筝中的八度音可能就不是相隔四个音了。如果用五声筝来弹七声筝的作品,对演奏者来说就有认弦的困难。并且在调音的过程中,由于弦制的不同,也会增加演奏者调琴的难度。反之,用七声筝来演奏五声筝的作品也有同样的困难。因此,五声筝和七声筝的存在都是非常必要的,我们不能否定任何一种形制。

七声筝在音乐创作中具有非常丰富的可塑性,相比五声筝能够更好的满足一些筝曲的演奏。如日本、朝鲜、韩国的筝曲,异域风情、4和7较多的筝曲。五声筝也保留了非常多的传统作品,如河南、山东等地的一些传统筝曲,所以七声筝的出现并不是为了代替五声筝,而是与时俱进,将更多的元素融合在现代筝曲中。五声筝与七声筝在一定的条件下虽也可以互相转换,但从根本上说,不同的弦制的筝都有着自己本身的局限性,因此中国筝乐的发展需要多种弦制并存。

四、结论

通过以上的几个方面,本人总结了一些关于七声筝的定弦特点,并结合《华丽》这首作品来更好的理解七声筝定弦的特殊性与重要性。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任何新的创作技法、创作理念的产生都是富有科学依据的,也是为后世的演奏者提供更多演奏思路的,我们要对新的事物进行接纳与实践,并能够结合民族传统文化,来更好的宣扬与发展。希望通过本文的写作,使古筝演奏者可以对七声筝有一定的了解,接纳七声筝在筝曲中的运用,并明白七声筝与五声筝都是成熟的弦制,中国古筝的多种弦制并存,会使中国的筝乐更加丰富。多元化是古筝音乐艺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古筝曲的进化和发展,展示了中国传统乐器的独特的魅力。

参考文献:

[1]李萌.多声弦制古筝的特色与文化优势[J].乐器,2009(10):22-24

[2]任洲洋.试论现当代中国音乐的另类演绎——以三木稔创作的筝曲《华丽》、《风雨》、《狂想曲》为例[D].上海音乐学院.2012(4)

[3]江澹曦;吴健.七声弦制在音乐创作中的可塑性——以探戈作品《LACUMPARSITA》为例[J].大众文艺.2015(3)

[4]胡婷婷.春之诗画,灵动的音符——三木稔《筝谭诗集第二集“春”》演奏分析及相关问题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3(4)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