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八幅水彩画的回忆》是本人在大学读书期间所演奏学习的曲目,作为声乐专业的学生,以及出于对民族音乐的热爱,想从声乐学生学习钢琴的角度出发,浅谈谭盾的《八幅水彩画的回忆》钢琴组曲第四首《听妈妈讲故事》作品的曲式结构、意境以及如何弹好这首曲子。如果能为同为声乐专业的同学带来演奏上的帮助,那我将深感欣慰。
关键词:谭盾;作品分析;《八幅水彩画的回忆》演奏技巧
作者简介:黄梦婷;江汉大学音乐学院
一、《八幅水彩画的回忆》的作者简介及创作背景
谭盾,1957年在湖南长沙出生,是著名的美籍华裔作曲家、指挥家。《八幅水彩画的回忆》、《离骚》、《风雅颂》都是他的代表作品。谭盾的钢琴作品创作开始于1976年文化大革命之后,谭盾创作了大量的民族音乐作品,将中国的音乐元素与西方的演奏技巧完美结合。他保持着对中国音乐文化的热爱,用西方先进的创作技巧,把中国音乐文化推广向世界,为中国的音乐领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八首精美的小曲组成了《八幅水彩画的回忆》,分别是:《秋月》、《逗》、《山歌》、《听妈妈讲故事》、《荒野》、《古葬》、《云》、《欢》[9]。这首作品把一幅美丽的水彩画用音乐线条完美地勾勒出来。本篇论文主要分析了研究时《八幅水彩画的回忆》第四首歌曲《听妈妈讲故事》。
二、《八幅水彩画的回忆——听妈妈讲故事》的曲式结构分析
《听妈妈讲故事》这一乐章为单三部曲式(A+B+A’),曲子A段是E羽调式,B段是A羽调式,调性清晰明了,具有层次感。《谭盾》巧妙自然地将西方作曲技法与中国传统音乐相结合,旋律优美动听,极具歌唱性。
第一部分(1-16小节)乐段旋律婉转柔和,第一个乐句(1-8小节)由两个不同的声部构成,两个声部描绘了妈妈给孩子讲故事的宁静祥和的画面,高声部书写了妈妈讲故事时的温柔,左手的伴奏为半拍加一拍的连音,表现了小孩子的童真;第二乐句(9-16小节)采用了复调的作曲设计手法来再现旋律,模拟了妈妈边讲故事,孩子边复述问题描述的场景,增加了听者听觉上的饱满度。
第二乐段(17-32小节)是展开乐段,与第一乐段运用了相同的复调写作技法,但与第一乐段大量的二八节奏相比,第二乐段运用了更多的四十六节奏,使得音乐更加的活泼丰富,旋律更加紧凑,曲调欢快明朗,犹如天真童趣的孩童依依于母亲的怀抱中,听妈妈描述一个有趣的故事,犹如一幅温馨甜蜜的水彩画。
第三乐段(33-43小节)的调式发生了变化,以E羽调式结尾。这一乐段是第一乐段再现部分,旋律用左手来进行演奏,首尾呼应,相得益彰。
三、《八幅水彩画的回忆——听妈妈讲故事》演奏技巧
《听妈妈讲故事》是此钢琴组曲中复调性较强的一首曲子,尽管节奏十分规整结构简单,但是速度较快,仍反需要大量的练习。我自己的训练基础是巴洛克时期的《巴赫复调作品集》。
当我们要演奏一首复调作品时,首要任务就是仔细阅读乐谱,对作品的结构进行分析和研究。需要分清楚每一个声部,找出主题声部,并且要分清乐句的起始,以及相关段落的划分,需要对每个声部都清晰明了。
复调作品需要我们分手练习,以此来确保每一个声部都明了清晰。复调作品是几个独立的旋律线条的结合,为了保持各个声部层次清晰,分手分声部的练习就极为重要。如第一乐段的第二乐句和第二乐段,在分手、分声部练习的过程中需要把每一个声部的音、节奏、指法弹得完全正确且熟练,在分手、分声部练习完成之后,再用唱谱配合练习,比如唱高声部弹低声部,或唱低声部弹高声部。这样的练习不仅可以让我们分清声部,更能使两个声部配合的更加融洽,避免后期和手弹奏时出现两个声部各弹各的,相互打架的情况。《听妈妈讲故事》这首曲子的每一个声部都旋律清晰,朗朗上口,歌唱性强,利于唱谱配合分声部弹奏的练习。分声部的练习对于弹好一首复调音乐作品来说非常重要,只有在对每一个声部都掌握熟练之后,才会自如地对其进行表现,才会促使每一个声部的表现都清楚、准确。
练习中配合不同的触键方法会更加高效。在第一乐段和第三乐段中,配合高抬指的方法来练习此练习,这样可以使每个手指弹下去的音都饱满有力,可以锻炼演奏复调作品的音色清晰度以及手指的主动性。在第二乐段中,存在大量的四十六节奏,这种密集音型可以采用分声部变节奏的方法,用附点节奏配合高抬指来练习,附点节奏的练习可以提高演奏的速度,同时也能锻炼指尖的力量,高抬指的练习在密集音型中的帮助很大,它可以锻炼演奏速度,后期提上速度也不会黏音漏音,从而提高演奏能力。
练习过程中需要注意左手和右手的配合。在《听妈妈讲故事》的练习过程中,不仅要注意高低声部的清晰与准确性,也要兼顾两个声部的关系,相互烘托,相互配合。如第一乐段中的第一乐句,高声部为主旋律,低声部为伴奏声部,所以要突出主题与重点,右手的旋律要更清晰,有情感。左手则是伴奏,需要负责意境的烘托。更要注意句子的分句,在第一乐段中都是长线条的句子,要注意句子之间的呼吸。
在练习《听妈妈讲故事》时要注意曲子的情绪变化。A段的氛围温馨美好,所以在弹奏时要注意意境,缓和悠扬,犹如妈妈给孩子讲故事的画面呈现在眼前。B段的加花变奏打破了A段的舒缓平静,情绪丰富,节奏更加紧凑,旋律激昂,是整首曲子的情感升华部分,要与前面有明显的对比,弹奏B段时手指要主动,节奏要均匀,指尖力量要到位,把情绪的递进弹出来。结尾的收束要有控制,有结束感。
四、结束语
谭盾的《八幅水彩画的回忆》钢琴组曲,每一首都有独特的意境,谭盾将中西方音乐元素相结合,使得作品别树一帜,每一首小品都是一副具有魅力而富有意境的水彩画卷。演奏时,需要注意演奏技巧,控制弹奏力度,练习方法,才能将八幅画卷的意境展现得美轮美奂。
参考文献:
[1]程宪伟.谭盾钢琴组曲《八幅水彩画的回忆》的分析与演奏[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9(04).
[2]王俐茜.谭盾《八幅水彩画的回忆》分析与演奏要点[J].硕士学位论文.中北大学,2018.